第778章 吹过的牛总会实现(2 / 4)
因为有人说张峦现在病已经好了,却迟迟没有参加朝会,甚至没有到衙门应卯,认为他是懈怠官职。
言官更是上奏参劾他尸位素餐不干正事。
皇帝那边对这岳父的包容性非常强,尤其是张玗怀孕时,更是对这种参劾岳父的奏疏置之不理。
但张峦的同党,尤其是徐琼等人,承受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了,本指望能靠张峦在朝中的威望,帮他们获得一些政治上的便利,结果张峦不出来主持事务不说,还总是给下面的人找麻烦,令其声望严重受损,甚至都没法扩大朋党的规模。
于是沈禄就代表徐琼,亲自去拜见张峦。
不料去张府找了三四回,才算是见到张峦本人,还是趁着张峦去赴宴的间歇,在新的寿宁侯府内见到其本人。
“汝学,你看这宅院如何?我一家人,过两日就打算搬过来。”
张峦洋洋自得地道,“原来那宅子,我准备让给老大住,这不是他已到适婚年龄了么?以后看不到他,也能省点儿心。”
沈禄道:“听说鹤龄那边锦衣卫千户的职位被下了?”
张峦点头道:“是。我主动跟陛下提的,毕竟那小子屁大的本事没有,进到锦衣卫没立功不说,还总被人参劾,我实在丢不起那人。”
沈禄听到这话,不由一阵汗颜。
别人都是挤破头希望自家子侄能在官职上更进一步,而张峦却主动请求把儿子的千户职位给下了?
当儿子的缺心眼,当爹的也没见好到哪儿去啊!
沈禄问道:“那来瞻,你自己又是怎么回事?听说最近朝中对你的参劾,也明显多了起来。六科言官,甚至不是户科的,都对你成见很大。”
“是吗?”张峦惊讶地问道,“对我有何意见?莫不是觉得我未能做出成绩,让他们失望了?”
沈禄显得很不理解,问道:“你现在的病情应该大致好转了吧?为何一直都还是这般……对公事不上心呢?
“就算你不打算到内阁主持朝政,但户部的差事,总该用心打理吧?年后的事务这么多,从来没听说你去过户部衙门。”
张峦不以为然地道:“我一个户部右侍郎,在户部中又不是主持之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再说了,我正帮朝廷筹军饷,募集河工经费呢。”
沈禄试探地问道:“所以说,你人虽不在衙门,其实做的事丝毫也不少,并没有懈怠公务,只是不为他人理解,是吗?”
“这个……”
张峦仔细想了想。
感觉沈禄还是很“贴心”的,他这边明明没那么大的抱负,甚至也没对自己所为之事有什么成就感,沈禄却帮他总结,形容他是个能臣。
但他自己的确是不好意思承认沈禄所说的这些,就在于他还是个要脸之人。
沈禄叹道:“却说如今这时候,李尚书远赴南直隶,听说最近滞留徐州,忙得不可开交。徐公为了吏部之事,也少有闲暇去会见各地来京的官员。而你这边……唉!有时候我不由在想,要是延龄能早些入朝,会不会对你的帮助更大?”
“延龄吗?”
张峦感同身受道,“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希望他能早些入朝。但他这年岁,又没有功名加身,能给他个怎样的官职呢?”
沈禄有些恨其不争,没好气地道:“你还真打算把所有事情都甩给延龄干,而你自己就……”
言外之意,我这不过是试探你一下,结果你真就原形毕露,认为把所有事交给你儿子,就能做到心安理得,是吧?
有人说你是大智若愚,我看你就是个榆木疙瘩。
别人为了权势挤破头往前冲,唯独到你这里却是有功名利禄之事从不参与,不是装熊,那是真熊啊。 ↑返回顶部↑
言官更是上奏参劾他尸位素餐不干正事。
皇帝那边对这岳父的包容性非常强,尤其是张玗怀孕时,更是对这种参劾岳父的奏疏置之不理。
但张峦的同党,尤其是徐琼等人,承受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了,本指望能靠张峦在朝中的威望,帮他们获得一些政治上的便利,结果张峦不出来主持事务不说,还总是给下面的人找麻烦,令其声望严重受损,甚至都没法扩大朋党的规模。
于是沈禄就代表徐琼,亲自去拜见张峦。
不料去张府找了三四回,才算是见到张峦本人,还是趁着张峦去赴宴的间歇,在新的寿宁侯府内见到其本人。
“汝学,你看这宅院如何?我一家人,过两日就打算搬过来。”
张峦洋洋自得地道,“原来那宅子,我准备让给老大住,这不是他已到适婚年龄了么?以后看不到他,也能省点儿心。”
沈禄道:“听说鹤龄那边锦衣卫千户的职位被下了?”
张峦点头道:“是。我主动跟陛下提的,毕竟那小子屁大的本事没有,进到锦衣卫没立功不说,还总被人参劾,我实在丢不起那人。”
沈禄听到这话,不由一阵汗颜。
别人都是挤破头希望自家子侄能在官职上更进一步,而张峦却主动请求把儿子的千户职位给下了?
当儿子的缺心眼,当爹的也没见好到哪儿去啊!
沈禄问道:“那来瞻,你自己又是怎么回事?听说最近朝中对你的参劾,也明显多了起来。六科言官,甚至不是户科的,都对你成见很大。”
“是吗?”张峦惊讶地问道,“对我有何意见?莫不是觉得我未能做出成绩,让他们失望了?”
沈禄显得很不理解,问道:“你现在的病情应该大致好转了吧?为何一直都还是这般……对公事不上心呢?
“就算你不打算到内阁主持朝政,但户部的差事,总该用心打理吧?年后的事务这么多,从来没听说你去过户部衙门。”
张峦不以为然地道:“我一个户部右侍郎,在户部中又不是主持之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再说了,我正帮朝廷筹军饷,募集河工经费呢。”
沈禄试探地问道:“所以说,你人虽不在衙门,其实做的事丝毫也不少,并没有懈怠公务,只是不为他人理解,是吗?”
“这个……”
张峦仔细想了想。
感觉沈禄还是很“贴心”的,他这边明明没那么大的抱负,甚至也没对自己所为之事有什么成就感,沈禄却帮他总结,形容他是个能臣。
但他自己的确是不好意思承认沈禄所说的这些,就在于他还是个要脸之人。
沈禄叹道:“却说如今这时候,李尚书远赴南直隶,听说最近滞留徐州,忙得不可开交。徐公为了吏部之事,也少有闲暇去会见各地来京的官员。而你这边……唉!有时候我不由在想,要是延龄能早些入朝,会不会对你的帮助更大?”
“延龄吗?”
张峦感同身受道,“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希望他能早些入朝。但他这年岁,又没有功名加身,能给他个怎样的官职呢?”
沈禄有些恨其不争,没好气地道:“你还真打算把所有事情都甩给延龄干,而你自己就……”
言外之意,我这不过是试探你一下,结果你真就原形毕露,认为把所有事交给你儿子,就能做到心安理得,是吧?
有人说你是大智若愚,我看你就是个榆木疙瘩。
别人为了权势挤破头往前冲,唯独到你这里却是有功名利禄之事从不参与,不是装熊,那是真熊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