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先贤几代人都没完成的事,你三年就能完成?为了上位,这离奇的豪言壮语也能说出口?
  我呸!
  ……
  ……
  一大早,朝议结束。
  徐溥和刘健刚回到内阁值房,就见覃昌和李荣携手到来,并给他们带来一个很炸裂的消息。
  “陛下让有心为三边总制之人,各写一份军务策,研讨有关使用火器以及行军布阵等事项。”覃昌道,“为方便各位臣僚系统性地了解个中诀窍,明日将由咱家带诸位前去观看演炮等事。”
  徐溥诧异地问:“陛下也要同往?”
  “不去了。”
  覃昌笑着道,“陛下最近龙体欠安……两位阁老想必也看到了,陛下今日早朝时,就未太在意朝事……眼下朝事多得仰仗二位,请务必撑起来。”
  刘健皱眉不已,问道:“陛下为何要让我等去观看演炮?之前不是已经看过一次了吗?莫非这次又有新样?”
  覃昌笑了笑,毕竟上次他没参加。
  李荣道:“是这样的,火炮又做了一些改进,如今威力更为强大。如果能给前线将士装备更多火炮,会给边军实力带来极大的提升。
  “陛下之意,乃是让有心于统领大明军队之人,都去亲眼看看。当然不去也可,只要对于火器的运用有个大致的了解便可。”
  难题摆到了徐溥和刘健面前。
  如果去的话,肯定会很麻烦,没人愿意去西北,甚至当到尚书、侍郎的人,不可能会为了个区区三边总制争破头,毕竟弘治初年的三边总制只是个跟侍郎差不多的职位而已。
  但他们毕竟还是有心要把这个极为重要的职位拿下来,目的自然是要防备张峦把其党羽给举荐上去。
  而想要拿下这个职位,如果连皇帝出的考题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不等于说,这职位我们放弃了?
  让谁去,谁愿意去,谁又对此在行,这反倒成为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刘健问道:“是在明日么?几时?”
  李荣笑道:“大概会在午时后。如果刘阁老有时间的话,今日也可到各衙门走走,或是找一些相熟之人,问问他们的意见。”
  “那人在西北,或是留滞地方,未曾在京的,又该如何呢?”
  刘健直接问道。
  很显然,刘健的意思是,应选三边总制的人很多,我们推举的人中有并不是京师任差的官员,甚至有的还是已经致休或是投闲置散的老臣,那这次皇帝所列考题,对他们显然就不公平,不等于是直接把他们给刷下来了?
  覃昌微笑着摇头,好像事不关己一般,道:“陛下对此并无特别的说法……如果是目前应选上的人都不合适,或许才会考虑地方上的官员。否则的话,陛下还是希望用一位他能亲自考校其治军水平的人。”
  听到这里,刘健稍微松了口气。
  因为在他看来,最危险的事情并不是说皇帝要把张峦委命为三边总制,而是怕把李孜省给召回来。
  本来把李孜省安排在治河都御史的位置上,再合适不过,简直是把李孜省这个佞臣摁在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地方,长久不得解脱。
  可一旦张峦在京师为其运作,就可能让其得脱樊笼。
  如果说皇帝对考校结果非常在意,那就说明,皇帝中意的三边总制人选,或许就在京师之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