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运筹(3 / 5)
  张峦感慨地道:“你是不知道他给了我多少好处,且都是那种不求回报的……我实在是问心有愧啊!不过即便我想帮他,但如今我人都不在户部了,有心无力啊……只能靠你了!”
“他给了爹你什么好处?”
张延龄眯眼打量过去。
意思很明显。
李孜省自己都缺钱缺得要命,他能给你什么好处?
就算李孜省还想给你送女人,现在的他有那关系能给你弄到?他是怎么把你给打点得这么好,让你不惜一切为其奔走呢?
张峦理所当然地道:“李孜省对我们张家的好,是日积月累的……咱们家许多宅子,不都是李孜省送的吗?就连你姐姐候选太子妃,他也出了大力。为父是重情重义之人,可不会过河拆桥。”
张延龄耸耸肩,道:“瞧爹你把话说的,你儿子我是无情无义之人是吗?我帮的忙还少了不成?要不是我,或许李孜省现在已作古,至少陛下登基后他下诏狱那一回估计就躲不过!有些事……唉!没法跟你解释清楚。”
在对待李孜省的问题上,张延龄自问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帮李孜省谋求活路,甚至帮其在西北建立军功,都是他精心布局的结果。
现在连文臣都不好意思提请诛杀奸佞,还派李孜省去治理黄河,积累名望。
但问题是……
历史上李孜省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啊!
被他害到家破人亡的人家少了么?
帮这样的人……
张延龄也是要背负很大心理负担的。
“延龄,你告诉为父,短时间内,你还能筹集多少钱粮?不是说,想让他尽一切所能,力争尽快把黄河河道修好么?咱能不能把这件事放在前面?”
张峦热心地问道。
张延龄点头:“我可以帮他,但不确保限期。爹,你要知道,现在我手头上的项目,用钱用粮的地方多了去,资金周转极为紧张。实际上我也是倾尽所能,把能调的都给他调过去了。”
“那能增加多少?”
张峦覥着脸道,“为父都厚着脸皮跟你提了,你多少加点儿?”
“拢共价值三十万两银子的财货。”
张延龄道,“其中有十万两上下,将会请徽商在当地进行筹募……其他的人力、物力资源,全得靠李孜省在地方上刷脸。如果能调动地方官府的积极性,筹措足够多的民夫和必要的粮食和治河物资,大概能省下五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
张峦皱眉道,“你会不会对李孜省期冀太高了?”
张延龄道:“爹,你要知道,修河这件事,最大的成本不就是人力成本吗?土石方这些,本就要靠地方上在当地采集和调运。其实往那边送的,多是银子,主要就是支付这部分的费用。且一次大的治河工程下来,总需要拉一些亏空给地方,让他们慢慢填补窟窿。”
张峦疑惑地问道:“这么麻烦吗?”
张延龄感慨道:“任何一个大工程,朝廷都很难拨付足额的金钱,举债乃司空见惯之事,主要还是要看能否得到地方官府的全力支持。不过我听说,那位李尚书在徐州做事很扎实,处处亲力亲为,把地方官府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忽悠?吾儿,你说的这些话,为父怎么听不太懂呢?”
张峦陷入到懵逼状态。 ↑返回顶部↑
			
			
			
			
			
		“他给了爹你什么好处?”
张延龄眯眼打量过去。
意思很明显。
李孜省自己都缺钱缺得要命,他能给你什么好处?
就算李孜省还想给你送女人,现在的他有那关系能给你弄到?他是怎么把你给打点得这么好,让你不惜一切为其奔走呢?
张峦理所当然地道:“李孜省对我们张家的好,是日积月累的……咱们家许多宅子,不都是李孜省送的吗?就连你姐姐候选太子妃,他也出了大力。为父是重情重义之人,可不会过河拆桥。”
张延龄耸耸肩,道:“瞧爹你把话说的,你儿子我是无情无义之人是吗?我帮的忙还少了不成?要不是我,或许李孜省现在已作古,至少陛下登基后他下诏狱那一回估计就躲不过!有些事……唉!没法跟你解释清楚。”
在对待李孜省的问题上,张延龄自问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帮李孜省谋求活路,甚至帮其在西北建立军功,都是他精心布局的结果。
现在连文臣都不好意思提请诛杀奸佞,还派李孜省去治理黄河,积累名望。
但问题是……
历史上李孜省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啊!
被他害到家破人亡的人家少了么?
帮这样的人……
张延龄也是要背负很大心理负担的。
“延龄,你告诉为父,短时间内,你还能筹集多少钱粮?不是说,想让他尽一切所能,力争尽快把黄河河道修好么?咱能不能把这件事放在前面?”
张峦热心地问道。
张延龄点头:“我可以帮他,但不确保限期。爹,你要知道,现在我手头上的项目,用钱用粮的地方多了去,资金周转极为紧张。实际上我也是倾尽所能,把能调的都给他调过去了。”
“那能增加多少?”
张峦覥着脸道,“为父都厚着脸皮跟你提了,你多少加点儿?”
“拢共价值三十万两银子的财货。”
张延龄道,“其中有十万两上下,将会请徽商在当地进行筹募……其他的人力、物力资源,全得靠李孜省在地方上刷脸。如果能调动地方官府的积极性,筹措足够多的民夫和必要的粮食和治河物资,大概能省下五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
张峦皱眉道,“你会不会对李孜省期冀太高了?”
张延龄道:“爹,你要知道,修河这件事,最大的成本不就是人力成本吗?土石方这些,本就要靠地方上在当地采集和调运。其实往那边送的,多是银子,主要就是支付这部分的费用。且一次大的治河工程下来,总需要拉一些亏空给地方,让他们慢慢填补窟窿。”
张峦疑惑地问道:“这么麻烦吗?”
张延龄感慨道:“任何一个大工程,朝廷都很难拨付足额的金钱,举债乃司空见惯之事,主要还是要看能否得到地方官府的全力支持。不过我听说,那位李尚书在徐州做事很扎实,处处亲力亲为,把地方官府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忽悠?吾儿,你说的这些话,为父怎么听不太懂呢?”
张峦陷入到懵逼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