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一文一武(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他们还收到一份王越奏上来,有关西北平蛮夷的军务策。
  “王世昌成天都在想什么?刚当上兵部侍郎,就觉得自己又行了,能平定草原,彻底解决边患问题?”
  刘健把奏疏交给徐溥时,评价的言语中带着几分奚落。
  在他看来王越已经魔怔了,为了实现其心中抱负,开始没底线地去影响皇帝的决断。
  徐溥道:“或许他正是以多番上奏的方式,告诉陛下,也告知天下人,他有能力完成他人所无法达成之事。但以当今天子登基后吏治清明,群贤在朝的大好格局,怎会容许他胡来呢?”
  刘健问道:“那陛下训练新军的目的,究竟是为何?”
  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
  刘健又道:“徐州快报,李孜省在中原地区治河进展顺利,不但自筹了大批钱粮,且还调度地方上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另外各地运去的钱粮络绎不绝,充分保证了工程进度。如果让他这么继续干下去,三年内,必然能将河治好。”
  徐溥摇头道:“不会的,我看到钱粮缺口非常大,仅凭他个人之力断无可能解决。”
  “有没有可能,陛下会想尽办法去填补这个窟窿?”
  刘健再问。
  徐溥一时间陷入沉默。
  以前文官制衡皇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掌握皇帝的钱袋子,保证皇帝按照他们的逻辑来办事。
  就算成化朝时皇帝总绕过朝堂办事,但仍旧超脱不了缺钱的苦恼。
  新皇登基后,别的本事没有,对大臣的控制也没那么强,但就是在荷包方面……似乎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一个皇帝,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自行筹措资金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徐溥问道:“李孜省治河,张来瞻调了多少钱粮过去?”
  刘健一脸茫然:“张来瞻如今人都不在户部了,能调得动多少?不过看起来,其子张延龄倒是在京师闹腾得紧,又是开钱庄,又是开办各种工坊,甚至矿山都开得很好……”
  “那就找人参劾,说他与民争利。”
  徐溥当即做出决断。
  刘健道:“先前士子攻讦张家有欺行霸市之举,陛下找人论证,说张氏一门发展起来的那些个行业,并不与他人起冲突。如果眼下还以这个为由,旧事重提,只怕陛下那边不会给好脸色看。”
  徐溥点头:“你说的,其实我都想到了。但以目前的情况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直接的借口吗?”
  张峦在朝中尸位素餐,不干人事,找人参劾,意义并不大。
  因为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张峦都主动让出来了,让王越顶上去。
  王越会像张峦那样懈怠公务?
  笑话!
  王越是那种恨不能把一天当十天过的人,他就跟打了鸡血一般,每天都在忙着做事,还不忘各种上奏,以体现其在军事上的高深造诣。
  张峦自己不干的活,找了别人去干……
  这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就眼气得紧,赶紧把职位拿回来,哪里有眼睁睁看着自己举荐上位的人,把自己给架空的?
  但张峦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