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最难破格之人(4 / 5)
这下好了,徐琼上位,此后几年内阁都不再进人,不知你谢迁作何感想?
张峦倒有些不会了,谨慎地道:“臣一句话,就让徐琼当上阁臣?会不会有些……”
在张峦看来,皇帝连一点儿拉扯都没有,直接同意了他的建议,这样的信任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他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皇帝为了赐徐琼礼部尚书的职务,都能把前任礼部尚书倪岳调去南京任职……
弘治皇帝素以护短出名,要是信任哪个人,提拔谁,根本就不会跟别人讲道理。
尤其现在朱祐樘刚登基不久,其实很需要在朝中安插一些“自己人”。
只是张峦对此茫然无知,他还以为,皇帝最信任的贴己人,是那些个自小便教导他的东宫讲官。
却不知在弘治皇帝心目中,只有岳父和岳父派系的人,才能对其执掌权柄保驾护航,坐稳他的实权皇帝之位,而不是被文官集团掌握言路,架空后成为傀儡。
历史上年少的朱佑樘就是受他的这帮东宫老师胁迫,不得不将人事和财政大权,拱手交给内阁,导致文官集团权力急速膨胀,朱佑樘派人查账时竟然遭到刘大夏、马文升等重臣辞职威胁,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退让。
而这种权力结构导致皇权旁落,为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到了弘治朝后期,由于王越被黜,武备松弛,鞑靼人三次攻入辽东等地,达延汗甚至将王庭迁移至河套地区,北疆防线成为土木堡之变后最废弛的时期,全都是文官失去控制后的结果。
可是文官集团为了维护儒家价值观,在史书上过度美化弘治形象,竟有中兴一说,实际上名不副实。
此时的朱祐樘在张延龄辅佐下,有钱又有权,正意气风发,他笑着道:“岳父推荐的人,准没错……且岳父都说了,徐卿家既有能力,资历也足,有何不可呢?”
张峦没料到自己的能量这么大。
只是单纯推荐一下徐琼,以此来增加自己阵营的厚度,本来还以为皇帝就算对此有意,也会找朝中大臣好好商议一番,进行一下极限拉扯。
毕竟他自己入阁时,都经过一两个月时间的拉锯,还得等西北之战军功加身后,那些文官才半推半就让他上位。
而如今提请徐琼进内阁,竟这么容易?
我提一句,陛下当面就同意了?
“陛下,是否再考虑一下?”
张峦起身要走时,甚至还觉得眼前这一幕太不真实。
朱祐樘宽慰道:“岳父无须担心,这件事我会去落实。不过相信比当初提请岳父入阁时,要容易许多。”
闻听此言,张峦一个激灵,恍然大悟。
心中高呼:我是猪脑子啊!
我上位,可不比徐琼难吗?
我是谁?
没当过进士,最多只是个监生肄业,朝堂还没进几天呢,就以外戚的身份骤然晋升高位,那能容易才怪。
而人家徐琼是什么身份?
天顺元年的一甲榜眼,作为前翰林学士本来就是入阁的热门人选之一,现在让他入阁,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亏我还认定自己跟皇帝关系近,觉得我这边更容易提拔,原来我才是那个最难“破格”之人。
…… ↑返回顶部↑
张峦倒有些不会了,谨慎地道:“臣一句话,就让徐琼当上阁臣?会不会有些……”
在张峦看来,皇帝连一点儿拉扯都没有,直接同意了他的建议,这样的信任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他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皇帝为了赐徐琼礼部尚书的职务,都能把前任礼部尚书倪岳调去南京任职……
弘治皇帝素以护短出名,要是信任哪个人,提拔谁,根本就不会跟别人讲道理。
尤其现在朱祐樘刚登基不久,其实很需要在朝中安插一些“自己人”。
只是张峦对此茫然无知,他还以为,皇帝最信任的贴己人,是那些个自小便教导他的东宫讲官。
却不知在弘治皇帝心目中,只有岳父和岳父派系的人,才能对其执掌权柄保驾护航,坐稳他的实权皇帝之位,而不是被文官集团掌握言路,架空后成为傀儡。
历史上年少的朱佑樘就是受他的这帮东宫老师胁迫,不得不将人事和财政大权,拱手交给内阁,导致文官集团权力急速膨胀,朱佑樘派人查账时竟然遭到刘大夏、马文升等重臣辞职威胁,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退让。
而这种权力结构导致皇权旁落,为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到了弘治朝后期,由于王越被黜,武备松弛,鞑靼人三次攻入辽东等地,达延汗甚至将王庭迁移至河套地区,北疆防线成为土木堡之变后最废弛的时期,全都是文官失去控制后的结果。
可是文官集团为了维护儒家价值观,在史书上过度美化弘治形象,竟有中兴一说,实际上名不副实。
此时的朱祐樘在张延龄辅佐下,有钱又有权,正意气风发,他笑着道:“岳父推荐的人,准没错……且岳父都说了,徐卿家既有能力,资历也足,有何不可呢?”
张峦没料到自己的能量这么大。
只是单纯推荐一下徐琼,以此来增加自己阵营的厚度,本来还以为皇帝就算对此有意,也会找朝中大臣好好商议一番,进行一下极限拉扯。
毕竟他自己入阁时,都经过一两个月时间的拉锯,还得等西北之战军功加身后,那些文官才半推半就让他上位。
而如今提请徐琼进内阁,竟这么容易?
我提一句,陛下当面就同意了?
“陛下,是否再考虑一下?”
张峦起身要走时,甚至还觉得眼前这一幕太不真实。
朱祐樘宽慰道:“岳父无须担心,这件事我会去落实。不过相信比当初提请岳父入阁时,要容易许多。”
闻听此言,张峦一个激灵,恍然大悟。
心中高呼:我是猪脑子啊!
我上位,可不比徐琼难吗?
我是谁?
没当过进士,最多只是个监生肄业,朝堂还没进几天呢,就以外戚的身份骤然晋升高位,那能容易才怪。
而人家徐琼是什么身份?
天顺元年的一甲榜眼,作为前翰林学士本来就是入阁的热门人选之一,现在让他入阁,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亏我还认定自己跟皇帝关系近,觉得我这边更容易提拔,原来我才是那个最难“破格”之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