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这不是还有表叔你在吗(2 / 5)
“真好!”道爷看着远去的两个儿子,眸中多了些回忆之色,随即沉声问:“京师各处如何?”
身后竟然是陆炳,他说:“京卫大军出动,那些人刚开始以为陛下是要清洗百官,乱作一团。有人竟然嚎哭,有人大骂……”
“骂朕是昏君?”
“是!还有人说,早知晓就该起事。”
“色厉内荏之辈!”
嘉靖三十一年冬,长威伯蒋庆之主持京卫演练,大军在京师城中浩荡而过,随即分为多股人马,冲向了皇城、西苑等地。
官吏权贵们惶然,惊呼陛下要清洗京师。
但大军只是在皇城路过。
随即出城。
这一日,京师安静的就像是一座死城。
弹劾蒋庆之的奏疏,突然就爆发了。
蒋庆之对此的解释是:征伐倭寇必然会面临着敌军顽抗,破城后,如何巷战是个难题。此次演练不过是让将士们提早适应一番罢了。
“这是威慑!”
严嵩在值房里说:“陛下用这等大阵仗来告诫那些人,京卫就算是出海了,蒋庆之就算是不在大明,西苑依旧能镇压局势。”
严世蕃说:“难道有人妄动?”
严嵩点头,“京师内外有些暗流涌动,有些人……”他压低声音,“一旦倭国灭,这可是灭国,陛下和蒋庆之的威望将直冲云霄,新政谁能阻拦?那些人慌了……”
“想铤而走险!”严世蕃眸子一缩,“当年他们敢弑君,如今发动宫变倒也寻常。”
“陛下经历过多次危机,岂会没有防备?那些人啊!有些自乱阵脚。”严嵩冷笑,“如今被陛下察觉,锦衣卫与东厂大举出动,京师内外,又要血雨腥风了。”
年底,锦衣卫和东厂突然大举出动,在京师抓捕了数十人,大多是士大夫和权贵。
也是在年底,蒋庆之进宫,送上了自己选中的人选。
“杨氏?”道爷看着资料,“大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这是什么?”
“在臣看来,太子妃和皇后最要紧的不是什么手腕,而是大气乐观,积极向上。”蒋庆之说:“老三有些优柔寡断,遇到事儿容易沮丧,他需要的是一个贤内助,能时刻给他信心和激励的妻子。”
“这个杨氏便是你眼中的贤内助?”
“是,杨氏不但大气乐观,积极向上,且有一等无视艰难的勇气,这让臣想到了先太后。”
“母亲!”道爷眯着眼,那些年他处境艰难,正是母亲的大气和乐观,以及积极向上给了他无尽力量。
“此女手腕如何?”道爷问。
蒋庆之说,“眼力见不错,至于手腕,有,但有些不屑于用的味儿。”
“不屑于用?为何?”
“臣琢磨观察了一阵子,有个猜测。”
“嗯?” ↑返回顶部↑
身后竟然是陆炳,他说:“京卫大军出动,那些人刚开始以为陛下是要清洗百官,乱作一团。有人竟然嚎哭,有人大骂……”
“骂朕是昏君?”
“是!还有人说,早知晓就该起事。”
“色厉内荏之辈!”
嘉靖三十一年冬,长威伯蒋庆之主持京卫演练,大军在京师城中浩荡而过,随即分为多股人马,冲向了皇城、西苑等地。
官吏权贵们惶然,惊呼陛下要清洗京师。
但大军只是在皇城路过。
随即出城。
这一日,京师安静的就像是一座死城。
弹劾蒋庆之的奏疏,突然就爆发了。
蒋庆之对此的解释是:征伐倭寇必然会面临着敌军顽抗,破城后,如何巷战是个难题。此次演练不过是让将士们提早适应一番罢了。
“这是威慑!”
严嵩在值房里说:“陛下用这等大阵仗来告诫那些人,京卫就算是出海了,蒋庆之就算是不在大明,西苑依旧能镇压局势。”
严世蕃说:“难道有人妄动?”
严嵩点头,“京师内外有些暗流涌动,有些人……”他压低声音,“一旦倭国灭,这可是灭国,陛下和蒋庆之的威望将直冲云霄,新政谁能阻拦?那些人慌了……”
“想铤而走险!”严世蕃眸子一缩,“当年他们敢弑君,如今发动宫变倒也寻常。”
“陛下经历过多次危机,岂会没有防备?那些人啊!有些自乱阵脚。”严嵩冷笑,“如今被陛下察觉,锦衣卫与东厂大举出动,京师内外,又要血雨腥风了。”
年底,锦衣卫和东厂突然大举出动,在京师抓捕了数十人,大多是士大夫和权贵。
也是在年底,蒋庆之进宫,送上了自己选中的人选。
“杨氏?”道爷看着资料,“大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这是什么?”
“在臣看来,太子妃和皇后最要紧的不是什么手腕,而是大气乐观,积极向上。”蒋庆之说:“老三有些优柔寡断,遇到事儿容易沮丧,他需要的是一个贤内助,能时刻给他信心和激励的妻子。”
“这个杨氏便是你眼中的贤内助?”
“是,杨氏不但大气乐观,积极向上,且有一等无视艰难的勇气,这让臣想到了先太后。”
“母亲!”道爷眯着眼,那些年他处境艰难,正是母亲的大气和乐观,以及积极向上给了他无尽力量。
“此女手腕如何?”道爷问。
蒋庆之说,“眼力见不错,至于手腕,有,但有些不屑于用的味儿。”
“不屑于用?为何?”
“臣琢磨观察了一阵子,有个猜测。”
“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