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第755章 “天国”(下)(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55章 “天国”(下)
  “嚓。嚓。嚓。嚓。”
  指挥台上的范宁朝后方作出指示,乐手摇响了第一乐章开场的雪铃。
  细碎、清冷、银光闪闪。
  木管奏响半音反复装饰,配以空灵的三度点缀,b小调的起始调性,似木橇碾碎了冻得发脆的冰雪。
  随后音乐转为正式的g大调主调,主题被圆号轻轻抛起。
  几个小节的轻盈乐思随风滑翔,很快被弦乐组接住,滑落到大提琴的怀中,成为一个从容而曲折的乐句
  “乐队的编制规模不大,在这个时代甚至算小了,开篇略有些怀旧古典气质,如一幅美丽淡雅的水彩画.”
  “嗯,呈示部总体而言,是极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语汇!想不到啊拉瓦锡神父不仅能写复古的赋格曲,能写预示未来的现代宗教钢琴巨著,他的浪漫主义灵感同样是有如神启!看来这几号头部人物的野心是统一的!”
  绝大部分乐评人都在心头评价着对这部交响曲的初印象。
  还真是,别看之前这几人顺着圣珀尔托新潮流,各种玩先锋派音乐,可到了最后这天,全部都拿回浪漫主义作品了。
  他们的目标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并不是如何在新风格中脱颖而出,或是如何在‘新月’中升得更高
  而是必须先求得一个,关于即将过去的浪漫主义时代的‘掌炬者’之定论!
  “只不过,‘天国’?”
  大家揣摩着这部交响曲的标题含义。
  与舍勒“九成新”上演的《夏日正午之梦》相比,《天国》更是一部全然崭新的、尘世间的人们从未得见的作品。
  它的开头听起来挺像一幅画卷:远离尘世的行旅,心旷神怡的阳光,奇诡的色彩如调色盘般在山川林野中绽开
  “天国.”
  部分有能力论及神秘的听众还多想了一层。
  近年来闹得人心惶惶的神降学会,那帮人对失常区的称呼,就是“天国”!
  会是巧合么?
  拉瓦锡神父当年在雅努斯行走时,可是采用铁腕手段震慑过假先知和假师傅的,后来则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带队进入异常地带,为了关乎教会千年基业的“神之主题”。
  这段前前后后的历程,是《拉瓦锡福音》中记载的核心经义!
  难道说,“天国”交响曲是一部.关于圣拉瓦锡在异常地带行旅的“见闻录”?或“启示录”?
  音乐在流动。
  原本的古典和声与风景中,时不时会沁入冰冷的色彩,令人感觉周身置入冰窖。
  而乐队中突然传来的几声铜管的粗糙嗡鸣,就像猛然抬头望向风和日丽的天空,角落里却挂着几朵诡异的乌云。
  雪铃声伴随的主题重现,更鲜明的小提琴对位旋律则向上陡峭爬升,逐渐将音乐带入一种较高境界的氛围。
  这个境界是陌生的,大多听众觉得身心放松,可灵感更高的群体总是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感到毛骨悚然。
  在乐曲轻快的结尾段落,很多人觉得自己皮肤的温度都足足低了好几个度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