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第791章 修道院(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乌鸦羽笔、天鹅羽笔、羊皮纸、铁胆墨水、小刀、银质划线器,以及.一个盛放铁胆墨水与金粉胶液的玳瑁盒。
  独立缮写室的环境封闭、安静,家具仅限木床、书桌和祈祷台,但开有两面墙壁的窗子,以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刚才那个伏案小憩之时一个接一个的乏累的梦
  范宁所残留的凌乱思绪,终于一点一点回归清醒。
  1050年的中世纪,圭多达莱佐修道院,作为“圣乐审查室”首席抄谱人的自己。
  等等中世纪!?
  这是谁定义的术语,为什么自己会如此形容当下的年景?
  看来凌乱的思绪仍有残余,范宁走到窗前,深深呼吸春天的清凉空气。下面是修道院回廊中庭的方形药园,园丁们佝偻着采摘鼠尾草与曼德拉草,对面是北侧修士宿舍的一排拱窗,白色布衣在风中鼓胀,东塔尖顶的镀金十字架刺入云层,成群渡鸦环绕飞翔。
  “范宁抄写长,波格雷院长请你在用完午膳后觐见于他。”修女恭敬道。
  “收悉。”范宁不动神色地将石台上自己之前正在创作的《a小调进行曲与众赞歌》压到了羊皮纸卷的下方,然后才示意修女走进房间。
  她将学徒和其他修士们今日晨课上完成的手稿送到范宁跟前。
  “此处抄录句法有违圣杰罗姆译本.”范宁逐行逐行校对他们的字迹,包括音符,也包括祷文。
  他用红墨水圈注谬误,有的还会引出小字注释——这是一种“温和的权威”,避免当面否定同僚,但实际上效力不浅,出错率会直接影响学徒和修士们的考核期评价。
  批注完毕后,范宁示意修女退出,他再度眺望窗外的风景,走神了片刻。
  坐着的视角更倾向于仰视外面的天地,围墙之外,未被开垦的野橡树林在春雾中蒸腾,更远处,阿尔卑斯山麓的积雪泛着朦胧而浅淡的蓝光。
  “转眼,距离成年礼已经三年了,走入修道院的高墙也已三年了”
  范宁的出身并非平民阶层。
  放眼整个默特劳恩地区,尼西米家族是直接效忠于领主的那几个核心显赫之一,只不过他是家族旁系而已。
  直系和旁系的地位也好,所走的路也好,都是截然不同的,但范宁相对来说又是个异类。
  他成年后即被家族送入了圭多达莱佐修道院,奉献作主的工,家族藉此更进一步获得宗教和政治上的支持——这当然有利益交换的成份,但‘走义路’的事情,天底下有多少人求之不得。
  范宁是凭借自己的刻苦与天赋、从30多个适龄旁系子弟中被选出的仅此一位。
  而且三年时光过去,情况又不一样了。
  17岁的范宁已凭借卓绝天赋和刻苦研习,晋升为圣乐审查室的首席抄谱人!
  这一年代的识字率极低,范宁却不仅掌握拉丁语,还精通圣咏写作和弥撒仪式,作为神圣启示与世俗社会的沟通媒介,他的工作连同自己一道被众人所敬畏。
  包括民众,包括贵族,甚至包括其他神职人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范宁现在已是“知识特权阶层”——拥有自己的独立缮写室,管理三十余名学徒与修士,自己则直接受修道院那几位高级神职人员管辖。
  在家族这一辈里的地位自然也是与日俱增,和直系成员相差无异。
  但生活在这堵高墙之下,重压与枯燥也是如影随形。
  每日晨祷一结束,范宁就需投入工作,审查、筛选从各地信众手中投递而来的乐谱与祷文,这一过程容不得半点差错,即便有学徒的辅助,他也需要聚精会神去把关。
  如果在弥撒仪式上响起了受到魔鬼诱惑的圣咏,或是有亵渎之语的经义流了出去,那是有罪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