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勃列日涅夫 密信与诅咒(2 / 3)
“比幻觉更加真实得多,也许就是真实也说不定,你会『代入』或『观察』到很多別的视角,不同时空与人物的视角,跳跃式的闪念,视角的迅速拉近与放缩这些视角会像癌细胞般壮大纷爭,挤兑原本自我的认知,我们家族的人没有能过活中年的,最终都会在难以忍受的重重闪念中自杀”
“听起来十分可怕,怎么会这样?”若依蹙眉。
琼將一张泛黄的信笺残页向二人展示,范寧辨认出了其字跡,与琼家里门廊上泛黄照片的落款一样,出自同一人之手。
“致尊敬的brezhnev同志:
蠕虫必须被终结,欲终结必先研习,可到头来发现“蠕虫学”是不可研习之物,一切悖论该作何解?我不知道,但关於《天启秘境》的研究必须顷刻叫停。既然scriabin.a.n已於50年前病故,就让其人之“设想”永远停留在喜马拉雅山之“设想”阶段为好。
——scriabin.k.i、shostakovich.d.d於1965”
“勃列日涅夫?”
范寧盯著这封密信的抬头,皱起眉头。
令他惊讶的不仅是抬头,还有另一字跡的第二落款。
作曲家萧士塔高维奇的签名也赫然在其之上!
“所以你的曾祖父在前苏联时期曾参与过《天启秘境》的研究,参与研究者还包括有萧士塔高维奇,但某一刻,他们又联合向最高元首建言中止唔,这封书信得到过回应,起到过效果吗?”
“是否真正递到过勃列日涅夫那里都无从得知。”
琼摇了摇头,又咬下一口饺子。
“冷战时期两个对立阵营的军备竞赛近乎狂热,而除军工科技外,『心灵超凡力量与神秘主义研究』同样是几代领导人十分感兴趣的领域.一个学者,一个艺术家,其建言起到的作用恐怕十分有限。”
“从后续史料痕跡来看,『苏联科学院蠕虫学实验室』这一机构的研究活动如期继续,並未中止,我的曾祖父仍在负责著这项工作。”
“但他很可能在背地里不著痕跡地,把《天启秘境》的研究方向引去了不利的路线,团队的两班人马分离,一班倾向於研究音乐本体,一班倾向於研究神秘主义文本、蠕虫与其他配合要素,合作逐渐產生了间隙。”
“於是研究工作在前苏联时期『顺利地』未取得任何成功,但一个人难以决定其死后的事情进展,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多年,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忌日的一百周年,《天启秘境》似乎又出现了。”
“对我父亲而言,这是个有希望弄清家族沾染上诅咒的缘由、甚至於彻底化解诅咒的机会。他带著年幼的我在异国定居,他辗转加入了那个致敬活动的僱佣团队,然后遭遇事故、倖存、发疯,不久又自杀,最后,事情到我这里了。”
范寧听完后沉默了一阵子:“.难道,完成那两个条件,就能摆脱诅咒?这是你父亲自杀前告诉你的?”
“算是吧但我,也不能全然確定”琼低头摆弄著篝火中的竹籤,“父亲死前的世界,已经终日充斥著『闪念』,这些事物逼疯了他,他留下的那些话,说是『预言』,但其实是胡言乱语也说不定。”
“能为我们具体转述一下大概吗?”若依问道。
“他说,蠕虫是因果律下註定滋生的產物,不可终结,但只有事物终末之处的蠕虫长得肥壮,毁掉《天启秘境》会让其变得乾瘪,然后.当去往秘密山峰的路標被毁,抵挡『闪念』侵蚀的『庇护所』將隨之出现”
“.”范寧思索不语。
如果说,自己的父亲范辰巽最后的那通电话,也可视作一种“遗言”的话.
他觉得两者的遗言都悬而未定,疑团重重,又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繫。
“总之,我不能过於接近秘密山峰的峰顶,那样闪念的进展会迅速恶化,至於诅咒什么的,一切交予命运吧,路標也好,乐谱也好,若你们真在上面找到了遇难艺术家遗体或纪念活动场地,倒是確实有可能发现乐谱的,多带几个打火器吧.”
后来一夜无话,翌日的晨光劈开云层时,范寧第一个走出了帐篷,他仰头见岩缝间悬著排排冰锥,晨光刺透时在地面折射出彩虹般的条带。
“鏗!!”
冰镐挥击出锐利的弧线,一条冰锥被斩下,砸地应声而裂。
范寧走上前,用镐尖將碎冰凿得更碎,隨即他蹲下身来,皱眉看著冰晶中乾瘪脆化的事物。 ↑返回顶部↑
“听起来十分可怕,怎么会这样?”若依蹙眉。
琼將一张泛黄的信笺残页向二人展示,范寧辨认出了其字跡,与琼家里门廊上泛黄照片的落款一样,出自同一人之手。
“致尊敬的brezhnev同志:
蠕虫必须被终结,欲终结必先研习,可到头来发现“蠕虫学”是不可研习之物,一切悖论该作何解?我不知道,但关於《天启秘境》的研究必须顷刻叫停。既然scriabin.a.n已於50年前病故,就让其人之“设想”永远停留在喜马拉雅山之“设想”阶段为好。
——scriabin.k.i、shostakovich.d.d於1965”
“勃列日涅夫?”
范寧盯著这封密信的抬头,皱起眉头。
令他惊讶的不仅是抬头,还有另一字跡的第二落款。
作曲家萧士塔高维奇的签名也赫然在其之上!
“所以你的曾祖父在前苏联时期曾参与过《天启秘境》的研究,参与研究者还包括有萧士塔高维奇,但某一刻,他们又联合向最高元首建言中止唔,这封书信得到过回应,起到过效果吗?”
“是否真正递到过勃列日涅夫那里都无从得知。”
琼摇了摇头,又咬下一口饺子。
“冷战时期两个对立阵营的军备竞赛近乎狂热,而除军工科技外,『心灵超凡力量与神秘主义研究』同样是几代领导人十分感兴趣的领域.一个学者,一个艺术家,其建言起到的作用恐怕十分有限。”
“从后续史料痕跡来看,『苏联科学院蠕虫学实验室』这一机构的研究活动如期继续,並未中止,我的曾祖父仍在负责著这项工作。”
“但他很可能在背地里不著痕跡地,把《天启秘境》的研究方向引去了不利的路线,团队的两班人马分离,一班倾向於研究音乐本体,一班倾向於研究神秘主义文本、蠕虫与其他配合要素,合作逐渐產生了间隙。”
“於是研究工作在前苏联时期『顺利地』未取得任何成功,但一个人难以决定其死后的事情进展,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多年,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忌日的一百周年,《天启秘境》似乎又出现了。”
“对我父亲而言,这是个有希望弄清家族沾染上诅咒的缘由、甚至於彻底化解诅咒的机会。他带著年幼的我在异国定居,他辗转加入了那个致敬活动的僱佣团队,然后遭遇事故、倖存、发疯,不久又自杀,最后,事情到我这里了。”
范寧听完后沉默了一阵子:“.难道,完成那两个条件,就能摆脱诅咒?这是你父亲自杀前告诉你的?”
“算是吧但我,也不能全然確定”琼低头摆弄著篝火中的竹籤,“父亲死前的世界,已经终日充斥著『闪念』,这些事物逼疯了他,他留下的那些话,说是『预言』,但其实是胡言乱语也说不定。”
“能为我们具体转述一下大概吗?”若依问道。
“他说,蠕虫是因果律下註定滋生的產物,不可终结,但只有事物终末之处的蠕虫长得肥壮,毁掉《天启秘境》会让其变得乾瘪,然后.当去往秘密山峰的路標被毁,抵挡『闪念』侵蚀的『庇护所』將隨之出现”
“.”范寧思索不语。
如果说,自己的父亲范辰巽最后的那通电话,也可视作一种“遗言”的话.
他觉得两者的遗言都悬而未定,疑团重重,又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繫。
“总之,我不能过於接近秘密山峰的峰顶,那样闪念的进展会迅速恶化,至於诅咒什么的,一切交予命运吧,路標也好,乐谱也好,若你们真在上面找到了遇难艺术家遗体或纪念活动场地,倒是確实有可能发现乐谱的,多带几个打火器吧.”
后来一夜无话,翌日的晨光劈开云层时,范寧第一个走出了帐篷,他仰头见岩缝间悬著排排冰锥,晨光刺透时在地面折射出彩虹般的条带。
“鏗!!”
冰镐挥击出锐利的弧线,一条冰锥被斩下,砸地应声而裂。
范寧走上前,用镐尖將碎冰凿得更碎,隨即他蹲下身来,皱眉看著冰晶中乾瘪脆化的事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