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旧武馆新气象(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要变强。”
  那时候,没有人注意他,也没人知道,他靠着自己省下的干粮熬了三个冬夜,只为换来馆门一纸入阶名册。
  如今,碑上并未记载他的名字,但他知道,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他曾说过的言语,是他用一腔执念换来的奔雷之魂。
  赤焰在他身后轻声问道:“这碑,是你当年所立?”
  楚宁缓缓摇头,目光沉静如水:“不是我立的。”
  “但这碑——是为所有曾像我一样,穷得只剩意志的人而立的。”
  他说着,转过身,望向那方广阔的武场,望向那些年少的身影,那些踉跄中又爬起、跌倒中仍仰望的人。
  那一刻,他的眼中有光。
  春风吹过,青阳天清地明。
  楚宁站在晨光里,轻声道:“一人之始,如今百人随行。奔雷武馆变了,青阳也变了。这就够了。”
  他转身离开。
  门前,几个年幼弟子还在模仿着“惊雷刀诀”,跌倒又爬起,跌倒又爬起。
  那一幕——他不再需要走回去参与,因为,那些正要出发的人,已经不再孤身。
  那就是他,真正留下的东西。
  馆中设有简史堂。
  那是武馆一隅最为幽静的一座偏堂,门楣斑驳,黑漆木匾上刻着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简史堂。
  楚宁推门而入,堂内一瞬安静无声。
  一幅幅墙绘映入眼帘,皆以浅墨丹青描绘而成,风格朴拙,却笔笔有力。正壁上,一幅横卷最为醒目,其上书写着奔雷武馆自复馆以来的发展脉络:
  “三年内,四州五地设堂,凡人可学;
  设‘奔雷入门石’,测骨不测命,寒门亦可起;
  如今,八州共二十七馆,门人过万,魂者初成者近千人……”
  一笔一划,皆以青阳旧训为根本。
  楚宁目光微动,缓缓向前,沿着时间轴走过,那些画面如岁月倒映:有初代教谕肩挑器械,徒步入山村设馆授业;有少年魂印初凝,跪谢馆前石阶;也有各地民间子弟得技而归,为乡守险……
  他看得极慢,指尖一寸寸摩挲过墙上的拓印木板,仿佛透过这一幕幕,能触及那些曾由他一念而起、而今枝繁叶茂的命脉。
  他在馆中又静静走了一圈。
  演武场上,新入门弟子正在做晨课复训。
  侧厅前讲师在抄写本月武道评定榜,少年弟子肩负器械,来往忙碌,一片井然。
  许多年轻弟子在他经过时,虽然匆匆行礼,眼中却毫无惊讶——他们并不认识他是谁,只是礼数周全地行过拜式。
  几位厅中执事虽注意到他衣饰不凡,却也并未多问。
  只一眼细看,便接着各司其职,仿佛从未起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