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偷袭(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大军出关之前,李景孝两天前,就已经派遣了左镇抚司5个小旗,先一步出关探路。
  李景孝对赵军明、鲁二福这些人满意和放心,自然就偏爱起边军夜不收出身的精锐士卒。
  所以左镇抚司扩招,多是在九边军镇里挑选。
  其中就有辽东,蓟镇的夜不收,这些人出关之前,还给李景孝详细讲解了蓟镇关外的鞑靼部落分布。
  出关两三百里范围内,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水源的问题。
  不过,蓟州以北的草场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适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实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只是一旦鞑靼人大军从蓟镇方向南下,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还是会跟着鞑靼大军南下劫掠。
  说白了,这些小部落没阵营观念,谁厉害跟谁。
  李景孝的目标,也不是这些部落。
  毕竟蓟镇长城,十几二十年没遇到鞑靼人南下,不少城关看着,都显得荒废很久了,驻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这也足以震慑蓟镇以北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还学着大周开荒、耕地种粮。
  加上老百姓私下里的交易和往来,能买到,或者换到生活所需,即便是游牧部落,也不会轻易开启劫掠。
  毕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过。
  可民间抢水都能打的头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后的结局,要么被赶走,要么被人给灭了。
  而且北有兴州卫,南有蓟镇,生活在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实点。
  鞑靼人不愿意走这条线南下,也是因为这一带山林起伏,很难走。
  而且除了鞑靼人外,还有不少汉人也生活在这一片。
  鞑靼人行军很难瞒住大周的探子。
  还得先把兴州卫拿下,否则粮道肯定会被断。
  既然蓟镇以北的小部落老实,李景孝自然不会去动这些部落,甚至还让随军的左镇抚司的校尉们跑去招兵。
  只要舍得钱,这些部落里总会有人愿意赌一把。
  大军出关五天,就招募到800骑兵。
  一部分是鞑靼人,一部分是在关外求活的汉人边民。
  等越过了兴州卫,才算真正进入了草原,然后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消息说大军70里外,就有个几千人的鞑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里的人员情况,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鞑靼人征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