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帮王府做事,沈家想要什么赏赐?(3 / 4)
“你就不问一问,做成此事,王府能给沈家什么报酬?”
“哪怕千金买马骨,也不能给得少了。”沈乐展颜一笑:
“否则,王府日后,要怎么争取江南世家呢?”
王导终于无话可说。他挥挥手,快速离开。没多久,一批工匠,携带工具、运送木料和各种改造用物,急行到达港口,开始分隔舱室。
又数日之后,琅琊国向西,一处隐秘的港湾,跳板高高搭起,通向几艘静静停泊的海船。
夜色中,数十条人影悄无声息,分成三批,登上当中最大的三艘沙船。水手们拉起缆绳、竹竿,左右保护,唯恐贵人落水;
沈乐在船舷边迎候,静静一礼:
“贵人,请。风向正好,食水已足,正可全速南下!”
司马睿一身常服,面色沉静,但沈乐看着他袍袖当中隆起的那一块拳头,不用问,也知道他心里不甚安宁。
沈乐也不多问,躬身把他引入船长舱房旁边,单独隔出来的、舒适到有点奢华的舱室。
王导等核心寥寥数人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几个贴身侍卫,一声不吭,在贵人隔壁的舱室住下。
其余低阶侍卫一头扎下舱里,被水手引导着,在甲板下方的舱房入住,从头到尾,没有发出喧哗,也没有为了住得不舒服争闹……
谢天谢地!沈乐松了口气,转身站到船头,手托六分仪,最后测量了一下北极星的高度。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舱房里,那些决定未来江南命运的人物,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
“起碇,升帆!”
巨大的船帆吃满了风,发出猎猎声响。爵溪独捞船在前,如同离弦之箭,驶离港湾,船舷左右各一盏明灯,为后面的沙船指出航道;
须臾,沙船跟着解缆,投入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向着深海,向着南方,向着未来百年,将成为东晋首都的建邺,破浪而行。
航程中自然不免风浪。王导上船第二天,就吐得七荤八素,却在第三天硬生生恢复了过来。
他惊讶地凑到船舷边上,看了好一会儿,又扭头去找一边掌舵,一边发号施令,让水手们拉扯帆索的沈乐:
“这船好稳!比内河里的船稳多了!上次从黄河走水路来琅琊,路上都比这颠簸——这海上的浪,可不是黄河的浪可比,沈家怎么做到的?”
沈乐微微一笑。这问题,可以简答,也可以答得繁难,比如直接给王导上一趟流体力学和船舶动力学的课程。
当然,沈乐也不至于这样难为人家,只是淡淡道:
“家族小技,不足挂齿。司马还是赶紧回舱,当心帆索抽动,把人打下水去——”
船只笔直向东,驶出长长一段路,折而向南。大海茫茫,极目遥望,一天都望不到陆地的存在,甚至也看不到出海打渔的舟船。
哪怕是王导,也有点儿心慌,完全不知道船只身在何方——之前他们从水路去琅琊的时候,也是靠着岸边景物,才能确定路程的,现在……?
也就是之前走过一次货,得到过下属禀报,他心里才有点儿底。左右观望,却只看见船上水手面色沉稳,并没有半点惊慌。几次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
“家主亲自操船,自然知道我们到了哪里,有什么好怕的?”
再看沈乐,不是托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就是隔一会儿,就让水手从船边扔绳子下去,数绳子、不停记录。
完全看不出他是在干什么,只能看得出他胸有成竹。再仔细问,沈乐就只是笑:
“离得远点儿,没有人看见我们,没有人知道,不是好事吗?” ↑返回顶部↑
“哪怕千金买马骨,也不能给得少了。”沈乐展颜一笑:
“否则,王府日后,要怎么争取江南世家呢?”
王导终于无话可说。他挥挥手,快速离开。没多久,一批工匠,携带工具、运送木料和各种改造用物,急行到达港口,开始分隔舱室。
又数日之后,琅琊国向西,一处隐秘的港湾,跳板高高搭起,通向几艘静静停泊的海船。
夜色中,数十条人影悄无声息,分成三批,登上当中最大的三艘沙船。水手们拉起缆绳、竹竿,左右保护,唯恐贵人落水;
沈乐在船舷边迎候,静静一礼:
“贵人,请。风向正好,食水已足,正可全速南下!”
司马睿一身常服,面色沉静,但沈乐看着他袍袖当中隆起的那一块拳头,不用问,也知道他心里不甚安宁。
沈乐也不多问,躬身把他引入船长舱房旁边,单独隔出来的、舒适到有点奢华的舱室。
王导等核心寥寥数人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几个贴身侍卫,一声不吭,在贵人隔壁的舱室住下。
其余低阶侍卫一头扎下舱里,被水手引导着,在甲板下方的舱房入住,从头到尾,没有发出喧哗,也没有为了住得不舒服争闹……
谢天谢地!沈乐松了口气,转身站到船头,手托六分仪,最后测量了一下北极星的高度。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舱房里,那些决定未来江南命运的人物,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
“起碇,升帆!”
巨大的船帆吃满了风,发出猎猎声响。爵溪独捞船在前,如同离弦之箭,驶离港湾,船舷左右各一盏明灯,为后面的沙船指出航道;
须臾,沙船跟着解缆,投入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向着深海,向着南方,向着未来百年,将成为东晋首都的建邺,破浪而行。
航程中自然不免风浪。王导上船第二天,就吐得七荤八素,却在第三天硬生生恢复了过来。
他惊讶地凑到船舷边上,看了好一会儿,又扭头去找一边掌舵,一边发号施令,让水手们拉扯帆索的沈乐:
“这船好稳!比内河里的船稳多了!上次从黄河走水路来琅琊,路上都比这颠簸——这海上的浪,可不是黄河的浪可比,沈家怎么做到的?”
沈乐微微一笑。这问题,可以简答,也可以答得繁难,比如直接给王导上一趟流体力学和船舶动力学的课程。
当然,沈乐也不至于这样难为人家,只是淡淡道:
“家族小技,不足挂齿。司马还是赶紧回舱,当心帆索抽动,把人打下水去——”
船只笔直向东,驶出长长一段路,折而向南。大海茫茫,极目遥望,一天都望不到陆地的存在,甚至也看不到出海打渔的舟船。
哪怕是王导,也有点儿心慌,完全不知道船只身在何方——之前他们从水路去琅琊的时候,也是靠着岸边景物,才能确定路程的,现在……?
也就是之前走过一次货,得到过下属禀报,他心里才有点儿底。左右观望,却只看见船上水手面色沉稳,并没有半点惊慌。几次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
“家主亲自操船,自然知道我们到了哪里,有什么好怕的?”
再看沈乐,不是托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就是隔一会儿,就让水手从船边扔绳子下去,数绳子、不停记录。
完全看不出他是在干什么,只能看得出他胸有成竹。再仔细问,沈乐就只是笑:
“离得远点儿,没有人看见我们,没有人知道,不是好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