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学上古剑法,门槛是修复文物?(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保证成功率,他甚至起身舞了一套剑,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当年雪山之上,拼死冲进吐蕃王宫的剑客一般。
  然后,再次坐到保管箱前,探出神识,去触碰陶瓮里那几团金光:
  “……!!!”
  这一次,他真切地感觉到了,一团金光凝聚,被惊动,排空驭气,一剑斩落。
  沈乐把自己的精神力凝聚为剑,在空中转折来去,竭力迎上,竭力与它相斗。闪开了,又闪开了,第三剑也避开了——等等!
  “啊!!!”
  沈乐再次惨叫出声。那金光飘忽不定,忽而远扬千里,忽而又从他绝想不到的地方一跃而出——
  论剑术,沈乐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但那金光的思路,和他所学剑术完全不同。
  太刁钻,太艰险,仿佛只为一击必杀,甚至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
  “让我想想……这剑法……让我想想……”
  沈乐皱眉思索。好半天,他豁然站起,奔到另外一排保管柜前:
  那些浅浅的、窄窄的玻璃柜里,一匣一匣,装着他曾经判定为“不用急着修复”的泥金板。
  所谓泥金板,其实质,就是用青膏泥——也就是微晶高岭土——制作的泥板。
  有些制作者,会在泥板外面涂抹金粉,让它看上去金灿灿的,所以,它就被称为泥金板——
  “事实上,有些不涂金粉的,也被称为泥金板。
  因为这东西,一般来说,要么是造钱的模子,要么就声称它是钱,把它放在墓里,是为了让墓主人永远不缺钱用……”
  讲课的老师这样告诉他们。当时,看着台下一片目瞪口呆的脸,老师甚至还笑了一笑:
  “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们给亡者烧纸钱,古人给亡者在墓里放泥做的五铢钱,放泥做的钱版,这不都是一个思路吗?”
  好……好吧。老师展示了一堆泥金板、泥金饼、泥钱之后,三观受到震荡打击的学生们,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泥金板”,原来和古代西亚地区的泥板文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就是一些钱,钱,给亡者的钱。
  但是,沈乐在云梦山漆箱里发现的泥金板,却并不是铸钱的模板:
  它的大小,远远超过现今发现的泥金板,那种边长一般在4.5~6.5厘米的正方形泥版,而是几乎填满了整个箱子边缘:
  泥金板上,也并不是有规律的字迹,要么干脆写着“金”、“黄金”、“千金千两”,要么写着疑似发行方的名号,比如“郢称”;
  要么就打了一堆大格子、小格子,或者直接空白。它的表面,金粉之上,用细细的线条,勾勒了许多图案:
  大半图案都是人形,有站立,有腾跃,有回身,有伏窜。也有些图案,向外散碎出去,在人形附近延伸出或曲或直的线条。
  沈乐一块块凝视着这些泥金板,指尖无意识地在身前划来划去,很快,眉头就皱了起来:
  不对。
  不对。
  还是不对。
  他基本上能够看出来,这些泥金板上的图案,应该是一套剑法,或者一套武功——但是他推演不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