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皇嗣多血戾(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烛台上点满碗口粗白色短烛,光亮辉煌,将书房内照得亮如白昼。
  案上摆着一副九边舆图,年轻的赵王神情刚毅,正全神贯注查看舆图。
  手中拿着朱红小毫,不时在舆图上标注,或写下几行小字,貌似正在推演北地战事。
  今日两拨军骑急报入京,已在市井引起风波。
  贾琮能够留意到,李重瑁身为皇长子,即便如今有些旁落,但在城中耳目不少,自然也瞒不过他的。
  贾琮深谙兵道形势,能够通过军骑急报,推算北地军情走向,李重瑁武略不在贾琮之下,自然也能推演出来。
  他本是皇子之中,卓有兵事天份之人,判断出残蒙兵势变动,圣旨开始依图推演,已有帅兵应敌的状态。
  自从金陵发生卫军大案,李重瑁受张康年所累,父子君王生出疑虑嫌隙,他原有军职军权,已被父皇大为削弱。
  原先深受器重的皇长子,渐渐滑向旁落境地,这种骤然而至的心理落差,不得不让李重瑁心生警惕。
  虽然他有嫡长为尊,皇后所出,战功卓著,朝野向心等光环,在诸皇子中耀眼夺目,占尽优势。
  单只是金陵卫军大案,让他牵扯些许嫌疑,不至让他就此失去圣眷,从此一败涂地,再不可翻身。
  更何况张康年已死,他所行之事,无实证指向自己,自己身为皇长子,没有无证而黜的道理。
  但即便如此,父皇疑窦难去,因此冷遇自己,一旦时间长久,会让自己威望遭受重创。
  朝野内外,文武百官,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到时再无众望,从此就要一蹶不振。
  毕竟,父皇不只是他一个儿子……
  赵王李重瑁身份尊贵,生于荣耀,长于荣耀,文韬武略,卓然于诸皇子,一辈子顺风顺水。
  朝野内外,文武百官,皆有暗喻,他必为登临大宝之人。
  虽他受皇后教诲,对此事不敢稍有声色,但心地深处,早认定此事,理所当然。
  多年身居尊贵,人人褒奖,众望所归,已成深入骨髓的心理定势,若一朝失去,无法承受之事。
  深埋心中的阴霾,让他坐立不安,渐生戾气心结,这半年以来,李重瑁一直苦心思量,如何扭转眼前颓势。
  作为赵王生母的敬德皇后,自然坚定站儿子一边,但她和嘉昭帝半世夫妻,深知当今圣上性情。
  所以如何重新融合父子情谊,皇后也是做的小心翼翼,生怕让皇帝多生猜忌。
  包括先赵王妃亡故,皇后为赵王重新选妃,也按着嘉昭帝心思,谨慎公正行事,不敢留下半分话柄。
  对赵王借生辰寿宴,缓和朝臣勋贵关系,挽回减损朝野人望,皇后也是首肯之处。
  皇后还将凤藻宫镇宫之宝,那株罕见的珊瑚宝树,赐给儿子做生辰之礼,为他的寿宴增光添彩。
  但这些不动声色的动作,充其量不过润物细无声,难起到扭转局势之功。
  ……
  自早朝传出残蒙侵占军囤之事,赵王李重瑁便看其中契机。
  他是朝野公认天生名将,数年兵镇西北边陲,声名远播。
  尚在双十之年,亲率十万大军,进驻吐蕃之地,对峙残元察罕部雄兵六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