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战离多奇情(4 / 6)
其中不少人目视余光,不由自主掠过贾琮,多少有些震惊讶异之情。
几位听旨的五军营將领,心中更有些五味杂陈,他们的军姿和年龄,都远在贾琮之上。
虽然此次与贾琮同列参將之职,甚至他们的领兵数量,还远在贾琮之上。
但是他们即为五军营將领,对同为五军营麾下的神机营,其异乎寻常的战力,还是多少知晓一些。
即便神机营被划分独立营地,整训练兵被赋予保密措施,但五军营人多嘴杂,新式火器之威,怎么也瞒不住人。
这几位將领心中清楚,別看他们各自领兵过万,但战力並不胜过六千神机营……
况且贾琮的参將之职,不仅圣諭明文独领一军,给了贾琮极大机动性,確保战场进退灵活,不受友军钳制。
而且贾琮率领六千神机营,越过副帅都督,直接受主帅梁成宗节制。
而这几位五军营將领即便率军过万,按常规需受副帅都督节制,虽然同为参將,他们实质比贾琮低了一筹。
但是即便贾琮过份年轻,军资远不及他们深厚,但他平定女真的骄人战绩,別具一格的火器將兵之能。
足以让任何同阶將领充满无力感,即便这几位將领心中有所不平,也是无可奈何,绝不敢宣之於口。
齐国宫陈翼听过圣旨,心中也多有失落,他曾当庭请战帅军,要借伐蒙之战,建立功勋,挽回旧勛往日威势。
只是圣上寧可捨近求远,调派千里之外辽东总兵,平远侯梁成宗为主帅,也不愿启用自己这等老將。
虽然委任自己为副帅都督,但军中主副之差,便是天差地別。
但是平远侯梁成宗乃当世名將,曾经五战土蛮部安达汗,从无败绩,他来对战安达汗,当世不做第二人选。
齐国公陈翼虽也是心中不平,但真不敢有半句怨言,因不管是统兵之能,还是骄人战绩,他都远不如人家。
在场的內阁大学士蔡襄,因为介入战时辅军文官分派,此次也入暖阁听旨。
他对其他承旨文武並不关注,唯独对贾琮极为留意,因贾琮和幼子乃同窗至交。
儿子孝宇天资出眾,文华不俗,上年春闈名入二甲前列,虽不然贾琮光彩耀眼,但文略上也算相差不远。
但要比起贾琮武略惊人,幼子孝宇手无缚鸡之力,完全貽笑大方。
贾琮不过与儿子同年,已超出同僚参將,掌权独领一军,如此文武双绝,当时少年才俊,只怕少有匹敌。
依著他在辽东惊人战绩,此次出征伐蒙之战,不知是否还能再立武勛。
儿子有贾琮这种至交好友,对他自身仕途大有好处。
最近也是有些奇怪,连女儿也常提起贾琮,大概是因她兄弟之故,平时听多贾琮事跡名声。
女儿甚至和贾琮长姐,还成了闺阁之交,被邀去贾家东府內院奉茶,还是儿子亲自送过去的。
蔡襄为官精明,才识出眾,算无遗策,如何看不出贾琮前途无量。
一双儿女与贾琮姐弟交好,他自然也是很愿意的,对儿子女儿將来大有助益……
……
眾臣领旨谢恩,各自出宫履职,毕竟大军出征,千头万绪,每个人都肩负重担。
贾琮正跟著人流出宫,忠靖侯史鼎落后几步,等到贾琮走到自己身边。 ↑返回顶部↑
几位听旨的五军营將领,心中更有些五味杂陈,他们的军姿和年龄,都远在贾琮之上。
虽然此次与贾琮同列参將之职,甚至他们的领兵数量,还远在贾琮之上。
但是他们即为五军营將领,对同为五军营麾下的神机营,其异乎寻常的战力,还是多少知晓一些。
即便神机营被划分独立营地,整训练兵被赋予保密措施,但五军营人多嘴杂,新式火器之威,怎么也瞒不住人。
这几位將领心中清楚,別看他们各自领兵过万,但战力並不胜过六千神机营……
况且贾琮的参將之职,不仅圣諭明文独领一军,给了贾琮极大机动性,確保战场进退灵活,不受友军钳制。
而且贾琮率领六千神机营,越过副帅都督,直接受主帅梁成宗节制。
而这几位五军营將领即便率军过万,按常规需受副帅都督节制,虽然同为参將,他们实质比贾琮低了一筹。
但是即便贾琮过份年轻,军资远不及他们深厚,但他平定女真的骄人战绩,別具一格的火器將兵之能。
足以让任何同阶將领充满无力感,即便这几位將领心中有所不平,也是无可奈何,绝不敢宣之於口。
齐国宫陈翼听过圣旨,心中也多有失落,他曾当庭请战帅军,要借伐蒙之战,建立功勋,挽回旧勛往日威势。
只是圣上寧可捨近求远,调派千里之外辽东总兵,平远侯梁成宗为主帅,也不愿启用自己这等老將。
虽然委任自己为副帅都督,但军中主副之差,便是天差地別。
但是平远侯梁成宗乃当世名將,曾经五战土蛮部安达汗,从无败绩,他来对战安达汗,当世不做第二人选。
齐国公陈翼虽也是心中不平,但真不敢有半句怨言,因不管是统兵之能,还是骄人战绩,他都远不如人家。
在场的內阁大学士蔡襄,因为介入战时辅军文官分派,此次也入暖阁听旨。
他对其他承旨文武並不关注,唯独对贾琮极为留意,因贾琮和幼子乃同窗至交。
儿子孝宇天资出眾,文华不俗,上年春闈名入二甲前列,虽不然贾琮光彩耀眼,但文略上也算相差不远。
但要比起贾琮武略惊人,幼子孝宇手无缚鸡之力,完全貽笑大方。
贾琮不过与儿子同年,已超出同僚参將,掌权独领一军,如此文武双绝,当时少年才俊,只怕少有匹敌。
依著他在辽东惊人战绩,此次出征伐蒙之战,不知是否还能再立武勛。
儿子有贾琮这种至交好友,对他自身仕途大有好处。
最近也是有些奇怪,连女儿也常提起贾琮,大概是因她兄弟之故,平时听多贾琮事跡名声。
女儿甚至和贾琮长姐,还成了闺阁之交,被邀去贾家东府內院奉茶,还是儿子亲自送过去的。
蔡襄为官精明,才识出眾,算无遗策,如何看不出贾琮前途无量。
一双儿女与贾琮姐弟交好,他自然也是很愿意的,对儿子女儿將来大有助益……
……
眾臣领旨谢恩,各自出宫履职,毕竟大军出征,千头万绪,每个人都肩负重担。
贾琮正跟著人流出宫,忠靖侯史鼎落后几步,等到贾琮走到自己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