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大结局(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执起林澈的手,走向殿外。朝阳初升,金光洒满金陵城。
  “朕知道,“朱元璋低声道,“这些年来,先生之所以隐于幕后,是不愿功高震主。但朕并非勾践,先生也不是文种。大明需要先生这样的栋梁之材。“
  林澈望着沐浴在晨光中的金陵城,眼中泛起涟漪:“臣谨记陛下知遇之恩。“
  此后十年,林澈总理朝政,推行新政: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建立学堂,培养人才。
  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强盛。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
  临终前,他特召林澈入宫,将太子朱标托付于他。然天不假年,朱标即位不久便染病身亡。朝局动荡之际,林澈力排众议,拥立燕王朱棣继位,是为永乐帝。
  已是古稀之年的林澈再次出山,辅佐新君:修撰《永乐大典》,汇集古今典籍;七下西洋,扬大明国威;迁都北京,巩固北方边防.
  永乐十二年冬,八十高龄的林澈在首辅府中安然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表:“臣本布衣,幸遇明主,尽忠职守,死而无憾。唯愿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亲贤臣,远小人,则大明江山可传万世。“
  朱棣览表痛哭,追封林澈为“太师“,谥“文正“,配享太庙。出殡之日,金陵百姓自发相送,白衣如雪,哭声震天。
  后世史官评曰:林澈历仕两朝,辅佐三帝,开大明盛世之基。其智可比张良,其忠不逊诸葛亮,真国士无双也!
  《明史·林澈传》终有云:“澈一生谋国不谋身,为君不为己。身居高位而家无余财,手握大权而心系苍生。诚可谓:经纬天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文正之谥,当之无愧。“
  至此,大明首辅的故事落下帷幕,但他的传奇仍在世间流传。每当清明时节,总有人看见一袭青衣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金陵城头,眺望着这片他倾尽一生守护的锦绣河山。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