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捡漏的第一百二十七天她大概走不掉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周三姑娘说的不是真的,但万一呢,作为一个小女子,她有觉悟,最要紧的就是保全自己,国家大事哪里是她能扛得住的?
  “那就走吧,留下也无益。”
  既然想定了主意,温竹君便开始做撤退的打算,北边的事儿牵扯不深,想走也简单,就是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赶路怕是不容易。
  但她还有生意上的牵扯,草料行外还有和养羊户签订的契书。
  玉桃不愿走,“夫人,我再留些日子吧,这事儿都做到一半了,我还打算多做些,正好等开春了一并带回玉京呢,到时候等北边好起来了,您的商队就能跑动,这可是长期的买卖啊。”
  并且前景很好,可以预料的赚钱,她真舍不得走。
  周尧在一旁也点头,“如今虽说艰难,但也不至于行至穷途,那些小百姓若是陡然没了咱们给的这笔钱,怕是日子一下就难过了。”
  温竹君叹了口气,员工太能干也不是好事,不过,百姓抗风险能力确实很差,她不能一下子丢掉,无异于杀人。
  这天,周大人归家,恰好看到隔壁在收拾东西,毕竟大家也是熟人了,便在饭桌上随口问了女儿两句。
  周三姑娘跟亲爹的关系挺好,当下也不瞒他,便一五一十地都说了,包括偷听到的话。
  周大人听得心头颤颤,但看着女儿无辜的眼神,又打不下去,只能战战兢兢地去了总督署去请罪,万一消息泄露出去,自己这也算是将功补过。
  十一月中旬,丰源雪停了,阳光犹如金水般泼洒开来。
  温竹君将数封信件跟银票都交到玉桃手里,温声道:“回去不管如何,她们要是发脾气,你就听着,不要反驳,所有责任你都推到我身上,总之一句话,想通过我在北边买田地,就别想了。”
  玉桃叹了口气,“夫人何必呢,其实别说温家,就连那些什么王爷、国公、丞相,个个家里都一大堆的田地,武安侯府要不是赵嬷嬷的缘故,今日也一样会有大片的土地……”
  温竹君摇头,“别人我管不着,但想通过我这么做,是万万不能,你将我的意思告诉她们就行,旁的不要管。”
  她又另外拿了一封信,“这封你替我寄给大哥哥,里面还有给霍云霄的信,别弄丢了。”
  玉桃接过后点头,“夫人,我知道了,你要保重,你到了肃州记得给家里传信。”
  温竹君笑道:“好了,快走吧,别误了时辰。”
  青梨有些疑惑,“夫人,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跟玉桃姐姐一起回玉京呢?家里总不至于真的跟您生气啊。”
  “暂时回不去了。”温竹君想的很明白,“不是因为家里,侯爷还在西边打仗呢,北边又不太顺利,我此时回玉京,叫那些人怎么看我,我不介意别人怎么说,但难保侯爷不介意,声名还是挺重要的。”
  青梨叹了口气,“还好大哥儿在肃州,不然丰源到时候乱糟糟的,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温竹君也不能久待,送走了玉桃,郑溪也回了自家,她也就准备出发去肃州。
  大哥哥明事理,又清楚时事,肯定不会怪她的。
  想着明天就要走,温竹君打算去找周三姑娘辞行,好歹相识一场。
  可是拍了门后,才得知周三姑娘回外祖家去玩儿了,她虽奇怪,但也只能给她留句口信,便遗憾的回家了。
  翌日一早,天色还未亮,远山处都黑漆漆的,只有火把燃起的火苗在夜色中摇晃。
  她就被青梨叫醒,“夫人,咱们该出发了。”
  迷迷糊糊的上了马车,趴在特意布置的软衾上,里面还有羊皮水囊热乎乎的,她随着车辆摇晃,一颠一颠的又睡着了。
  不知过去多久,温竹君便听到青梨的声音,似乎是在与人争执,这会儿天色还未亮,只有一点隐隐的淡青色。
  “……凭什么不让我们走?路引难道都是假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