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三司联查,除恶务尽!(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芳自然觉察到了桓典那虎视眈眈的模样,心中暗骂,同时慌忙从座位上起身行礼,汗如雨下,辩解道:“臣绝无此意!国家将纳小女为宫人,这已然是天大的恩赐,臣岂能得陇望蜀呢?”
  话虽如此,但冯芳心底还是有些失落和委屈的,却不敢表露分毫。
  女儿被选入后宫本是喜事,可突然被调离尚书台。
  秩千石的尚书外放为二千石郡守,虽说是升官,但任谁都能看出这是明升暗降。
  然而冯芳也明白,自己只是中人之姿,尚书的位置势必是要腾出来给那些年轻人的。
  也不知天子究竟是如何网罗的人才,昔日太子府的潜邸旧臣几乎都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人才。
  刘辩隔空指向冯芳,没好气道:“行了,你也莫要得了便宜还卖乖,这陈郡郡守的位置,足够你立下重回九卿的功勋了。”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身躯一颤,彼此交换着眼神。
  天子这句话,无疑证实了他们先前的猜测。
  天子在陈郡将有大动作!
  所谓“逆宠搜罗陈郡世家豪门罪行”之事,雒阳的群臣都是半信半疑,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天子这般召集他们,应当不会只是为了审判逆宠一党的叛贼吧?
  因此尽管众人来之前都有所猜测,但直到此刻他们才算是明确了心中的猜想。
  恢复陈郡的民生,简直是一桩美差。
  朝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陈郡是因逆宠叛乱而遭遇战火,那么朝廷自然会拨付钱粮帮助陈郡恢复民生和经济,故而在年终的考评上,冯芳至少能得个甲下的成绩。
  但恢复陈郡民生的政绩,还不至于让冯芳重回九卿的行列,那么这功勋的来处,自然便是陈郡的这些不法豪强了!
  否则,天子缘何要集结宗正卿、廷尉署、大司农署和御史台齐至陈郡呢?
  此番来陈郡的,自然不止是殿内的几人,御史台侍御史兼御史台令曹桓典及御史台小吏等十八人;廷尉署廷尉左平吴整,廷尉从史满宠,奏讞掾、奏曹掾、廷尉文学卒史、廷尉书佐及狱吏、官医等小吏等九十六人;大司农署部丞枣祗及算吏等五十九人。
  无数双眼睛都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陈郡,中原各州郡的世家豪门都在观望,陈郡的世家豪门更是整日惶恐不安。
  但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这殿内群臣的兴奋与激动。
  大动作意味着大功绩,殿内几人或是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或是如张昭、桓典这般刚直不阿的直臣。
  刘辩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侍立在旁的杜袭即刻便从袖中取出一封绢帛,行至殿中,朗声念道:“制曰:朕绍承大统,临驭万方,夙夜兢惕,惟以安宗庙、靖社稷为念。
  近者逆宠构乱,潜结党羽,图危神器,罪通于天。咨尔宗正卿刘虞,汉室懿亲,德彰器博,秉心忠亮,允洽舆评。今特假节钺,俾摄威柄,董率有司,穷治奸宄。其廷尉署、大司农署、御史台,咸听节制,三司联查,毋分畛域。
  侍中王允、黄门侍郎审配、治书常侍路粹,皆清直敏达之士,命尔代朕巡案,监临刑宪,纠劾愆违。
  当体朕躬除恶务本之志,根株必断,泾渭明辨。其有附逆实迹者,虽显贵不宥;涉疑未确者,亦详勘以闻。
  咨尔有众,其各钦承。
  汉兴二年秋九月十一日敕!”
  (3142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