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散散碎碎的过渡章(1 / 2)
第460章 散散碎碎的过渡章
星魂相当欢悦,来自盖亚识的抑止力格外充盈。虽然不知道御主在此前到底进行了怎样的仪式,但作为具备相应机能的神造兵器,恩奇都很清楚:“马库拉格”已经彻底醒来,并且相当不喜欢目前正在祂地表和轨道之上胡乱闹腾的、这些“未经认证”的不速之客。
这里终究不是地球,或者说泰拉。人类的历史在经历了四万年有余的“传承”之后,即便是《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样,在保存方式上无比接近于“把字刻在石头上”的记录,也不可避免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损耗断代了。对恩奇都来讲,这是一个略微令人头痛的障碍。在没有之前在杰里克上那时候莫名出现的、极端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天之锁”的故事无法在此处得到任何知名度加成,甚至于,恩奇都本该连借取地脉中的能量都有所困难。
但这也够了。仅在此时此刻,马库拉格的星球意志允许并支援了恩奇都的机能。于是,大地开始鼓动,人民的怒吼如波涛般从星球上其他的位置传递而来,回响在四周。
战争行为带来的痛苦与绝望,或许在千子巫师的精妙引导之下撕开了亚空间的帷幕,滋养了另一个维度中,以恶念为食的神祇仆从。但与之对应的另一些情绪与意念,在这个宇宙自遥远的过去开始算起,就一直因为相较之下过于稀少,而不被亚空间神祇重视的内容,也确实在星魂的调动之下,充盈在了神造兵器已经修缮完毕的躯壳当中。
不屈的精神,守护家园的意念,对最终胜利的坚信与不惜为此投入生命的牺牲。
哪怕已经过了四万年,在恩奇都的认知当中,人类也依旧是人类。
而他将与人同行。
——
在恩奇都出现的时候,图恩本来还有点茫然,并因为这点茫然产生了一些愤怒。但上述感情在神造兵器彻底“启动”之后,就飞快地变成了“傻眼”。
“那是个什么玩意儿?”这句话被战团长脱口而出,因为从各个维度来讲,恩奇都在一阵电闪雷鸣之间腾空起飞,用不知道从何处变出来的锁链作为武器,转瞬间切入了原体之间的战团,并且迅速开始和安格隆有来有回这一系列行为,都在证明他和“人”这个物种很可能只有外观上的相似。
如果说他之前那句“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还多少包含一点个人感情的话,那现在图恩的表述就是丝毫不夹杂主观倾向的纯粹叙述。这个问题让阿库尔多纳在思考中无意识地歪了歪头,随后回答:“好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他的档案存放在哪。如果在这些事情全都过去之后你还有兴趣的话,我也不是不能帮你查一下。”
图恩没有回应这句话。眼前的景象令他的大脑有些宕机了。
按理来讲,作为星际战士战团的战团长,不屈远征至今百余年的服役时间也已经足够让他见惯了所谓的“大场面”了。他见过火炮阵地轰鸣着齐射,有实体与无实体的炮弹如同飞蝗一般铺天盖地的景象;也见过机械教启动设备以驯服自然环境,暴烈的气流与电荷在天地变色间被庞大的机械结构束缚利用;甚至于,他见过灭绝令发动时的景象,帝国海军序列中难以计数的舰船漂浮在一颗星球的轨道上,不间断地以常规武器发出齐射,直至一个世界彻底被人类杀死。当下里,在他面前上演着的不过是一场发生在神造兵器与恶魔原体之间的碰撞,其声势本无法超过图恩曾见过的种种——但他还是被正在发生的事情死死地攥住了心神。
巨响。雷霆。怒吼与咆哮。金属的轻微磕碰声。这些元素单拿出来,哪怕任何一个在帝国军队中有过服役经历的凡人都应该对此习以为常。但为什么,当它们如此组合堆迭在图恩的眼前时,却令他的灵魂都开始震颤呢?
这之中一定还有什么决定性的不同:无法从物理上直接观测,无法以言语直接形容,但依然能震撼人心的某种强大的意志——
“帝皇在看着!”阿库尔多纳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图恩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但在此情此景之下,这哪怕对原铸阿斯塔特来说,都是一剂分量足够的强心针:“来自王座的恩典将拯救我们于水火!难道我们要辜负他的信任吗!”
这段话在宗教意义上有些很明显的瑕疵,只不过现在没人想到要去理会这一点。几秒钟之内,凤凰之子因为孤军深入的疲劳而低落下去的士气便立刻因此而重新提升回到了最高点,山呼着战吼,向着自己面前的恐虐恶魔磨刀霍霍。帝国的战斗机从他们头顶上飞掠而过,昭示着支援确实如恩奇都开始时所说,已经非常接近了。图恩从种种迹象当中回过神来,懊丧地怒吼了一声,也重新开始挥动自己的武器,与周围的敌人战做一团,试图进一步撕裂对方防线上的缺口。
但仍然有一种违和感在他的心头萦绕不去,而这与珀伽索斯,与恩奇都,与阿库尔多纳甚至帝皇,都毫无关联:
作为恐虐麾下的恶魔原体,安格隆的身边被恐虐的恶魔簇拥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作为吞世者的原体,他的身边到现在为止,竟然还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与他在基因上有所联结的阿斯塔特,这正常吗?
——
此时此刻,走在山路上的天狮战团长维兰终于能轻易地感受到,此前西吉斯蒙德做出的那个评价了:
“巫术的臭味”。或者说,一种由明显的亚空间活动带来的,轻柔地落在皮肤上,令人精神不适的微妙压迫感。这不非常明显,但到现在,即便是没有灵能天赋的阿斯塔特,只要用心体会,也能用自己足够敏锐的物理感官将之捕捉到。但作为凡人,克里夫对此显然毫无察觉。在维兰尝试向对方确认是否有异状的时候(或许他确实不该这么做),这位从奥特拉玛本地辅助军退役下来的民兵队长在汇报“一切正常”之余,还一贯地显得没什么好气。
这反应只令他觉得不上不下:如果连凡人都能感觉到亚空间透过帷幕施加的异状,那他就可以放弃幻想,拿起武器,直接准备迎接敌人了。但事实上,情况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又确实叫他心神不宁。
他知道附近很可能有些敌人,这些敌人也很可能即将对他所带领的队伍发起攻击,也知道这是个应当下达备战指令的情况,可他不知道该怎样下达这个命令:目前他正在带领一支来自伊利瑞姆林的难民队伍,在缺乏运输工具的前提下,与马库拉格的山脉之间艰难地向着附近的庇护所工事前进。
作为单纯的战士,维兰当然可以胜任眼下的作战任务。可作为战团长,他还明显缺乏经验。罗格·多恩向天狮战团下达的命令是“救援并协助奥特拉玛辅助军第117装甲团撤往麦格纳·马库拉格”,在半途中遇见这些在民兵的组织和指挥下撤出的难民,实属意料之外。如果是一个更有经验和魄力的战团长在此负责指挥,他肯定会做出更加成熟的决策:
如果战团文化对凡人冷酷一点,他或许会下令将这些难民全部就地格杀,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遭受到了混沌大敌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也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能够分辨每一个“安全”或者“危险”的个体;如果战团文化对凡人温柔一些,他或许会当即决定,带着117装甲团的火力反身攻回到伊利瑞姆林当中,然后管它军用民用,总之找到运力足够的机械化设备,把这些难民全都打包上车,和装甲团一块撤回到马库拉格的首都城市中去。
但维兰还太过年轻,在经验和魄力两方面同时具备了不可忽视的缺陷,这令他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选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最差劲的方案:他分出了一部分战斗兄弟和117团一起行动,让他们以机械化部队应有的速度首先回到首都城市中复命,以完成基因原体交给战团的任务;另一部分则与他一起,尝试保护这些难民去往城郊的永久庇护所工事,好让凡人们暂时在那里躲过这一劫。
老兵油子克里夫对维兰的决策十分满意。他似乎据此认为,这位“天狮战团的阿斯塔特老爷”还多少把他们这些伊利瑞姆林的土匪山民当个人看。因此,在面对维兰和他同样年轻的阿斯塔特兄弟们时,克里夫多少还是收敛了一下自己的攻击性,也尽力将他们的命令分毫不差地传达了下去——这完全不能说明他对这些大个子们抱有什么好感,他可都是为了伊利瑞姆林的乡里乡亲呀!
作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民兵,克里夫没有意识到这个决策到底有怎样的危险之处。但当疲惫的难民们在民兵的组织下开始行动,并在山麓之间逶迤成一串长长的队伍时,维兰自己就反应了过来:凡人们走得太慢了,目标也因为组织松散而变得太大——和星界军的协同转移是一回事,和一群没有经受过足够军事训练的凡人一同转移又是另一回事。这是维兰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事先想到的一点。 ↑返回顶部↑
星魂相当欢悦,来自盖亚识的抑止力格外充盈。虽然不知道御主在此前到底进行了怎样的仪式,但作为具备相应机能的神造兵器,恩奇都很清楚:“马库拉格”已经彻底醒来,并且相当不喜欢目前正在祂地表和轨道之上胡乱闹腾的、这些“未经认证”的不速之客。
这里终究不是地球,或者说泰拉。人类的历史在经历了四万年有余的“传承”之后,即便是《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样,在保存方式上无比接近于“把字刻在石头上”的记录,也不可避免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损耗断代了。对恩奇都来讲,这是一个略微令人头痛的障碍。在没有之前在杰里克上那时候莫名出现的、极端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天之锁”的故事无法在此处得到任何知名度加成,甚至于,恩奇都本该连借取地脉中的能量都有所困难。
但这也够了。仅在此时此刻,马库拉格的星球意志允许并支援了恩奇都的机能。于是,大地开始鼓动,人民的怒吼如波涛般从星球上其他的位置传递而来,回响在四周。
战争行为带来的痛苦与绝望,或许在千子巫师的精妙引导之下撕开了亚空间的帷幕,滋养了另一个维度中,以恶念为食的神祇仆从。但与之对应的另一些情绪与意念,在这个宇宙自遥远的过去开始算起,就一直因为相较之下过于稀少,而不被亚空间神祇重视的内容,也确实在星魂的调动之下,充盈在了神造兵器已经修缮完毕的躯壳当中。
不屈的精神,守护家园的意念,对最终胜利的坚信与不惜为此投入生命的牺牲。
哪怕已经过了四万年,在恩奇都的认知当中,人类也依旧是人类。
而他将与人同行。
——
在恩奇都出现的时候,图恩本来还有点茫然,并因为这点茫然产生了一些愤怒。但上述感情在神造兵器彻底“启动”之后,就飞快地变成了“傻眼”。
“那是个什么玩意儿?”这句话被战团长脱口而出,因为从各个维度来讲,恩奇都在一阵电闪雷鸣之间腾空起飞,用不知道从何处变出来的锁链作为武器,转瞬间切入了原体之间的战团,并且迅速开始和安格隆有来有回这一系列行为,都在证明他和“人”这个物种很可能只有外观上的相似。
如果说他之前那句“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还多少包含一点个人感情的话,那现在图恩的表述就是丝毫不夹杂主观倾向的纯粹叙述。这个问题让阿库尔多纳在思考中无意识地歪了歪头,随后回答:“好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他的档案存放在哪。如果在这些事情全都过去之后你还有兴趣的话,我也不是不能帮你查一下。”
图恩没有回应这句话。眼前的景象令他的大脑有些宕机了。
按理来讲,作为星际战士战团的战团长,不屈远征至今百余年的服役时间也已经足够让他见惯了所谓的“大场面”了。他见过火炮阵地轰鸣着齐射,有实体与无实体的炮弹如同飞蝗一般铺天盖地的景象;也见过机械教启动设备以驯服自然环境,暴烈的气流与电荷在天地变色间被庞大的机械结构束缚利用;甚至于,他见过灭绝令发动时的景象,帝国海军序列中难以计数的舰船漂浮在一颗星球的轨道上,不间断地以常规武器发出齐射,直至一个世界彻底被人类杀死。当下里,在他面前上演着的不过是一场发生在神造兵器与恶魔原体之间的碰撞,其声势本无法超过图恩曾见过的种种——但他还是被正在发生的事情死死地攥住了心神。
巨响。雷霆。怒吼与咆哮。金属的轻微磕碰声。这些元素单拿出来,哪怕任何一个在帝国军队中有过服役经历的凡人都应该对此习以为常。但为什么,当它们如此组合堆迭在图恩的眼前时,却令他的灵魂都开始震颤呢?
这之中一定还有什么决定性的不同:无法从物理上直接观测,无法以言语直接形容,但依然能震撼人心的某种强大的意志——
“帝皇在看着!”阿库尔多纳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图恩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但在此情此景之下,这哪怕对原铸阿斯塔特来说,都是一剂分量足够的强心针:“来自王座的恩典将拯救我们于水火!难道我们要辜负他的信任吗!”
这段话在宗教意义上有些很明显的瑕疵,只不过现在没人想到要去理会这一点。几秒钟之内,凤凰之子因为孤军深入的疲劳而低落下去的士气便立刻因此而重新提升回到了最高点,山呼着战吼,向着自己面前的恐虐恶魔磨刀霍霍。帝国的战斗机从他们头顶上飞掠而过,昭示着支援确实如恩奇都开始时所说,已经非常接近了。图恩从种种迹象当中回过神来,懊丧地怒吼了一声,也重新开始挥动自己的武器,与周围的敌人战做一团,试图进一步撕裂对方防线上的缺口。
但仍然有一种违和感在他的心头萦绕不去,而这与珀伽索斯,与恩奇都,与阿库尔多纳甚至帝皇,都毫无关联:
作为恐虐麾下的恶魔原体,安格隆的身边被恐虐的恶魔簇拥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作为吞世者的原体,他的身边到现在为止,竟然还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与他在基因上有所联结的阿斯塔特,这正常吗?
——
此时此刻,走在山路上的天狮战团长维兰终于能轻易地感受到,此前西吉斯蒙德做出的那个评价了:
“巫术的臭味”。或者说,一种由明显的亚空间活动带来的,轻柔地落在皮肤上,令人精神不适的微妙压迫感。这不非常明显,但到现在,即便是没有灵能天赋的阿斯塔特,只要用心体会,也能用自己足够敏锐的物理感官将之捕捉到。但作为凡人,克里夫对此显然毫无察觉。在维兰尝试向对方确认是否有异状的时候(或许他确实不该这么做),这位从奥特拉玛本地辅助军退役下来的民兵队长在汇报“一切正常”之余,还一贯地显得没什么好气。
这反应只令他觉得不上不下:如果连凡人都能感觉到亚空间透过帷幕施加的异状,那他就可以放弃幻想,拿起武器,直接准备迎接敌人了。但事实上,情况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又确实叫他心神不宁。
他知道附近很可能有些敌人,这些敌人也很可能即将对他所带领的队伍发起攻击,也知道这是个应当下达备战指令的情况,可他不知道该怎样下达这个命令:目前他正在带领一支来自伊利瑞姆林的难民队伍,在缺乏运输工具的前提下,与马库拉格的山脉之间艰难地向着附近的庇护所工事前进。
作为单纯的战士,维兰当然可以胜任眼下的作战任务。可作为战团长,他还明显缺乏经验。罗格·多恩向天狮战团下达的命令是“救援并协助奥特拉玛辅助军第117装甲团撤往麦格纳·马库拉格”,在半途中遇见这些在民兵的组织和指挥下撤出的难民,实属意料之外。如果是一个更有经验和魄力的战团长在此负责指挥,他肯定会做出更加成熟的决策:
如果战团文化对凡人冷酷一点,他或许会下令将这些难民全部就地格杀,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遭受到了混沌大敌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也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能够分辨每一个“安全”或者“危险”的个体;如果战团文化对凡人温柔一些,他或许会当即决定,带着117装甲团的火力反身攻回到伊利瑞姆林当中,然后管它军用民用,总之找到运力足够的机械化设备,把这些难民全都打包上车,和装甲团一块撤回到马库拉格的首都城市中去。
但维兰还太过年轻,在经验和魄力两方面同时具备了不可忽视的缺陷,这令他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选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最差劲的方案:他分出了一部分战斗兄弟和117团一起行动,让他们以机械化部队应有的速度首先回到首都城市中复命,以完成基因原体交给战团的任务;另一部分则与他一起,尝试保护这些难民去往城郊的永久庇护所工事,好让凡人们暂时在那里躲过这一劫。
老兵油子克里夫对维兰的决策十分满意。他似乎据此认为,这位“天狮战团的阿斯塔特老爷”还多少把他们这些伊利瑞姆林的土匪山民当个人看。因此,在面对维兰和他同样年轻的阿斯塔特兄弟们时,克里夫多少还是收敛了一下自己的攻击性,也尽力将他们的命令分毫不差地传达了下去——这完全不能说明他对这些大个子们抱有什么好感,他可都是为了伊利瑞姆林的乡里乡亲呀!
作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民兵,克里夫没有意识到这个决策到底有怎样的危险之处。但当疲惫的难民们在民兵的组织下开始行动,并在山麓之间逶迤成一串长长的队伍时,维兰自己就反应了过来:凡人们走得太慢了,目标也因为组织松散而变得太大——和星界军的协同转移是一回事,和一群没有经受过足够军事训练的凡人一同转移又是另一回事。这是维兰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事先想到的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