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怂帝只想乘胜求和(2 / 4)
赵子称也只好在内心微微叹息,然后挑明了话题:“没错,今时今日,也是这种情况。臣弟与完颜宗望撕破脸突围时,以随手所取的暗器飞掷将其重伤。以金人的医术,不可能让完颜宗望痊愈——不过皇兄放心,就是金人先动手的,他们这是咎由自取!
如今金人东路主帅重伤死在旦夕,西路军又顿兵于太原坚城之下。日久金人必生内乱,或需争夺兵权,这种情况下,金人怎敢继续强攻汴京?
所以未来一段日子,金人或许会虚张声势,甚至巧言令色试图问罪、说我大宋破坏谈判。但金人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再捞一把便见好就收、徐图后计!到时候皇兄切不可中了金人之计、因一时怯懦失了成算……”
“大胆!”
“放肆!此乃大不敬!”
赵子称话说到这儿,赵桓本人还没反应,旁边两个还算执掌近侍权柄的宦官,却率先厉声喝止——这倒也不算干政,只是维持宫廷觐见的礼仪和秩序。而且宋朝执掌兵权、监军的宦官都不少了,就算真有人对政务品评几句,在这样的特殊情境下,也不算什么。
很显然,宦官揪住了赵子称言语中、说“皇兄切不可因怯懦而如何如何”的把柄。身为人臣,哪怕只是假设皇帝有可能怯懦,也是失礼的。尽管赵子称说的都是实话。
好在赵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也就没在乎远房堂弟一时言语冒犯。
这堂弟虽然武艺绝伦、搞外交也强硬无比,但终究是不够有谋,太一根筋一味硬刚到底,对皇权也就没什么威胁。
天下不是靠匹夫之勇能夺取的。
要说匹夫之勇,古往今来还有超过项羽的么?但项羽不也没成功?说明得天下还是要靠老阴比,太刚烈肯定不得好死。
这么一想,赵桓突然就觉得,自己的韧让实在是圣主仁君的美德,说明自己有刘邦之才,跟刘邦一样明哲保身能屈能伸。
“行了,如今非常之时,这些礼数就不必计较了,”赵桓一副以刘邦自居的心态,先定调子宽恕了堂弟的言语冒犯,随后继续直奔关键,追问道,
“朕还有一虑,就算完颜宗望真的受伤,实在支撑不住只能退兵,那他们不会颠倒是非、谴责我大宋派人行刺么?当时金军帅帐里发生的事情,毕竟只有少数人看到,我大宋方面别无更多证人。金人若是陷我大宋于不义、以此要求我大宋赔偿,又该如何自证清白?”
赵子称听皇帝这时候还在顾虑这种事情,也不由颇感意外。这个问题赵子称之前确实没想过,因为他觉得压根儿没必要去担心。
但皇帝就是问了,他也只能飞速现想一下,然后掷地有声地说:“皇兄!这种时候,这样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我若是金人,根本没脸拿这样的理由来闹事!
就算退一万步讲,当时不是完颜宗望先违约试图折辱我大宋国使、而真的是臣弟暴起行刺,那又如何——金人蛮夷也,根本不在乎‘失德’,只在乎‘失威’。
如果完颜宗望那么容易被臣弟行刺,然后还被臣弟杀出金营,金人只会觉得羞耻!巴不得这事儿不为人知,他们哪里还有脸主动提!”
这就好比后世21世纪,哪怕丑国的空母被拖鞋飞弹炸了,而且是拖鞋偷袭它,它有脸去控诉拖鞋的偷袭么?绝对没脸啊。
那种时候,丑国最需要的是赶紧捂着脸,对全世界大声疾呼:它没打着!它没打着!
一个靠威胁立国的存在,原本被视为不可选中的状态,一旦他亮出血条,局势可就变了。
完颜宗望要是敢在动机细节上扯皮,扯“到底是他先试图折辱宋使,还是宋使突然暴起发难行刺再杀出来”,那不管最后动机判定如何,这个事实本身会闹得天下皆知。
金人怎么敢的?
赵桓被堂弟这番粗暴的道理,也是说得一愣一愣。
此言虽闻所未闻,但似乎不无道理。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堂弟的思维还真是像蛮夷……脑子里半点言义、言德都没有,全是言利、言威。
让这种人搞外交,最后似乎会一点礼义廉耻都不剩,就只剩双方互相虚张声势恐吓对方。
外交完全靠吓,真是太丑陋了。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听说他好歹也是正儿八经太学生出身、读圣贤书舍试两优授的官,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 ↑返回顶部↑
如今金人东路主帅重伤死在旦夕,西路军又顿兵于太原坚城之下。日久金人必生内乱,或需争夺兵权,这种情况下,金人怎敢继续强攻汴京?
所以未来一段日子,金人或许会虚张声势,甚至巧言令色试图问罪、说我大宋破坏谈判。但金人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再捞一把便见好就收、徐图后计!到时候皇兄切不可中了金人之计、因一时怯懦失了成算……”
“大胆!”
“放肆!此乃大不敬!”
赵子称话说到这儿,赵桓本人还没反应,旁边两个还算执掌近侍权柄的宦官,却率先厉声喝止——这倒也不算干政,只是维持宫廷觐见的礼仪和秩序。而且宋朝执掌兵权、监军的宦官都不少了,就算真有人对政务品评几句,在这样的特殊情境下,也不算什么。
很显然,宦官揪住了赵子称言语中、说“皇兄切不可因怯懦而如何如何”的把柄。身为人臣,哪怕只是假设皇帝有可能怯懦,也是失礼的。尽管赵子称说的都是实话。
好在赵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也就没在乎远房堂弟一时言语冒犯。
这堂弟虽然武艺绝伦、搞外交也强硬无比,但终究是不够有谋,太一根筋一味硬刚到底,对皇权也就没什么威胁。
天下不是靠匹夫之勇能夺取的。
要说匹夫之勇,古往今来还有超过项羽的么?但项羽不也没成功?说明得天下还是要靠老阴比,太刚烈肯定不得好死。
这么一想,赵桓突然就觉得,自己的韧让实在是圣主仁君的美德,说明自己有刘邦之才,跟刘邦一样明哲保身能屈能伸。
“行了,如今非常之时,这些礼数就不必计较了,”赵桓一副以刘邦自居的心态,先定调子宽恕了堂弟的言语冒犯,随后继续直奔关键,追问道,
“朕还有一虑,就算完颜宗望真的受伤,实在支撑不住只能退兵,那他们不会颠倒是非、谴责我大宋派人行刺么?当时金军帅帐里发生的事情,毕竟只有少数人看到,我大宋方面别无更多证人。金人若是陷我大宋于不义、以此要求我大宋赔偿,又该如何自证清白?”
赵子称听皇帝这时候还在顾虑这种事情,也不由颇感意外。这个问题赵子称之前确实没想过,因为他觉得压根儿没必要去担心。
但皇帝就是问了,他也只能飞速现想一下,然后掷地有声地说:“皇兄!这种时候,这样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我若是金人,根本没脸拿这样的理由来闹事!
就算退一万步讲,当时不是完颜宗望先违约试图折辱我大宋国使、而真的是臣弟暴起行刺,那又如何——金人蛮夷也,根本不在乎‘失德’,只在乎‘失威’。
如果完颜宗望那么容易被臣弟行刺,然后还被臣弟杀出金营,金人只会觉得羞耻!巴不得这事儿不为人知,他们哪里还有脸主动提!”
这就好比后世21世纪,哪怕丑国的空母被拖鞋飞弹炸了,而且是拖鞋偷袭它,它有脸去控诉拖鞋的偷袭么?绝对没脸啊。
那种时候,丑国最需要的是赶紧捂着脸,对全世界大声疾呼:它没打着!它没打着!
一个靠威胁立国的存在,原本被视为不可选中的状态,一旦他亮出血条,局势可就变了。
完颜宗望要是敢在动机细节上扯皮,扯“到底是他先试图折辱宋使,还是宋使突然暴起发难行刺再杀出来”,那不管最后动机判定如何,这个事实本身会闹得天下皆知。
金人怎么敢的?
赵桓被堂弟这番粗暴的道理,也是说得一愣一愣。
此言虽闻所未闻,但似乎不无道理。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堂弟的思维还真是像蛮夷……脑子里半点言义、言德都没有,全是言利、言威。
让这种人搞外交,最后似乎会一点礼义廉耻都不剩,就只剩双方互相虚张声势恐吓对方。
外交完全靠吓,真是太丑陋了。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听说他好歹也是正儿八经太学生出身、读圣贤书舍试两优授的官,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