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怂帝只想乘胜求和(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外种师道手下那些曾经跟赵子称并肩作战过的西军将领,也都各个与有荣焉。虽然他们都没亲见此次的事情,但不妨碍他们可以吹嘘当年赵子称的事迹。
  于是从刘延庆、刘光世父子,再到韩世忠,一个个都在军中跟同僚传说:
  “我早看出来秀王有万人敌之力了!这有什么稀罕的!当年打方腊的时候,他杀入万军之中取敌猛将首级,也不是一两次了,我看到的就至少有三五次!不对,起码十次八次!只要有秀王在,就没有打不赢的仗!他自己百人斩都斩了多少回了!”
  总之一切就是这么越穿越邪乎,也有越来越多之前没机会跟赵子称共事的西军将士开始叹息:咱怎么就没那么好命,没机会跟秀王一起平贼呢!要是有这样一个贤王带着大伙儿杀敌立功、赏罚分明、人人都能看到盼头,大宋也不至于打到今天这步烂账!
  随着对赵子称的勇武宣扬甚嚣尘上,赵子称自己只敢越来越低调做人,最近几天,就乖乖在新分到的宅邸里吃喝养伤。
  他这座宅邸,还是已经被问罪处死了的原宰相王黼的别业。赵桓杀了老爹的铁杆心腹后,抄家没产,弄到的房子就分给自己人。给赵子称分一座宅邸,也是为了显示笼络。
  赵子称住进去后,最近还特地吩咐人好好装修、大肆钱采买奢侈珍玩陈设,尤其是奇异石来装点园林。
  他此番来汴梁,身边没带什么文官亲随,只有岳飞等心腹武将、护卫。岳飞是个节俭的,看了赵子称的做派,也有些不理解,低调略劝了几句无效,就又去参加城防了,希望李纲再给他一个差事。
  哪怕如今金兵的强攻已经结束,每天只能在城墙上巡逻,岳飞也愿意找点事做。
  闲聊之际,岳飞也是出于好意,希望李相去看看秀王,让秀王不至于突然沉溺于享乐颓废。当然不该说的话岳飞绝对没说,他也知道轻重,不能泄露秀王的情况,只能是劝李右丞自己去了解。如果秀王都不想让李右丞知道的事情,那就不说好了。
  李纲比岳飞政治层面的觉悟要高得多,所以一听岳飞的话就猜到,赵子称可能是在韬光养晦、求田问舍。
  他就找了个休沐的日子,趁着人少低调拜访了一下赵子称,也不怕遭忌讳。
  李纲见到赵子称,就主动挑明:“大王可是担心近日关于大王杀出金营重围的消息、越传越广,故而韬光养晦?虽然这也不算错,可国家倾颓至此,人人皆当振作。大王已成将士心目中的表率楷模,如此行径若是为人所知,恐怕会伤及士气。
  下官当然也知道大王的难处,我大宋对宗室也好,对武臣也好,自有祖制制约……唉。”
  赵子称摇了摇头,示意李纲不用多想,反而还让人取来酒,跟李纲对饮,这才随口说道:“李右丞不必多虑,孤自然有分寸。再说,孤所为,与求田问舍岂可相提并论?
  须知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金兵尚未退去,而官家此前又被多方奸佞谗言迷惑,考虑过迁都。只要汴京之战迁延日久,军民难免会有担心迁都之议重启的。这时候,就更需要我等宗室、重臣靠日常举动安抚人心。
  如若真要迁都,细软财货、珍玩或许能运走,但这奇异石等园林装点之物,却是断不可能运走的。不然难道还要学太上皇在位时那般、再搞石纲劳民伤财不成?
  官家为了之前出使金营的事情,给了孤颇多赏赐,孤这些年丁忧在家、无案牍之劳形,族人醉心海贸,孤也颇攒了些家资。既然要与汴京城共存亡,好好长住下去,买些奇异石有什么不对?”
  李纲听后,也是愈发肃然起敬,同时内心稍稍有些惭愧。没想到自己连见识层面都不如秀王高远,身为执宰实在是不应该!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在汴京求田问舍、尤其是求问那些粗重搬不走的奢侈陈设之物,是能够稳定人心的呢!
  而且,具体到赵子称个人,他这么做其实还有一层好处,那就是他作为亲王,如今已暴露出极其恐怖的个人武艺,而且又得将士们崇拜。这样的人在金兵退走后,官家肯定不敢再放他去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官了,说不定就要留在京畿严加看管。
  赵子称在这时候在汴京重金求购树木奇石,也是在向皇帝暗示他绝对不走了,既对死守汴京有信心,也对战后的安排绝对服从。
  相信皇帝很快会因此而放松对他的忌惮,说不定还会顺势要求赵子称把妻妾家眷也都接来,那样才能更放心地式重用赵子称。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