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危机(3 / 6)
这韩全诲不愧是从长安出来的,其他东西听不懂,这爭权夺利倒是一点就会。
赵怀安给韩全诲竖了大拇指,意思是还得是宣慰,一语点破。
但赵怀安这里还是说了个但是,不然怕后面真出了意外,自己把话说的满了,倒將自己也搭进去。
他小声对韩全诲说道:
“不过哦,宣慰,这里就只有你我,所以我赵大也和宣慰说几句掏心窝的话,出了这门我可什么都不认的。”
韩全诲皱眉:
“赵大,什么事你说来了,你这朋友我交了,有何事不能说的?”
赵怀安这才点头,忧虑道“就是嘛,宋公还是有点太著急了,太托大了,这一步棋太险。这里面但凡出个紕漏,那都是山崩海啸的大事。”
见韩全诲不理解,赵怀安也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
“宣慰,宋公遣返诸道兵,在我看来有二危。一危在草军,二危就在这诸道藩兵。”
“虽然这阵斩王仙芝是咱赵大打的,但实话实话,这仗打得侥倖,而且並未竟全功,草军诸多票帅和贼贰魁黄巢都还活著。有这些草贼骨干,我军要说已经平灭草贼了,这事怕是说早了。”
“而现在,宋公陆续收復失陷各州,形势一片大好,好像草寇就已经如霜雪一样消散了,是,
按过往剿贼的经验,贼首一死,余党皆四散奔逃。可万一呢?万一这些草贼它不一样,他偏偏还能选出第二个魁首,或者直接就再拉一个容貌似王仙芝的,再打著他的旗號整合各票帅,再杀出来,
那是什么个情况。”
韩全诲听得入神,下意识隨了一句:
“会是什么情况?”
赵怀安嘆了一口气,说道:
“此时平卢军分散各州县,已经难以短时间集结成军,而现在宋公又让诸藩兵散兵回藩,那正好是手里没兵,藩里也是空虚。这种情况下,草军猛然跳出泰山,向兵力空虚的宋州、陈州、许州一带进攻,那整盘剿贼方略都將毁於一旦。”
而这还不是唯一的风险,宋公遣返诸道兵,真就那么容易?没这么简单的,本来感化军、宋州兵、宿州兵都向称跋扈,现在正是收穫的时候,然后被宋公一纸军令给遣返了,这能甘心?到时候怕也是要有事端出来。”
韩全诲已经听得入神了,他没想到赵怀安竟然能从这个局面中分析出这么多,而且每一件都说得煞有介事的,他一个不知兵的,都觉得有很大的可能会应验。
他本来就是想问问赵怀安接触的这些诸藩兵,哪一支实力强劲的,他也好给明年抽队防秋做个准备。
他这两天也反覆琢磨了,中尉田令孜也没见过保义军,不过就是看保义军在捷报上出现的次数多,就动了补充自己势力的心思。
但就其根本,这田令孜不过就是想要有一支精兵,而且是从他做中尉开始才进入神策军的,这样才方便他藉此控制神策军。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从其他地方调来精兵,不就把这事解决了?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返回顶部↑
赵怀安给韩全诲竖了大拇指,意思是还得是宣慰,一语点破。
但赵怀安这里还是说了个但是,不然怕后面真出了意外,自己把话说的满了,倒將自己也搭进去。
他小声对韩全诲说道:
“不过哦,宣慰,这里就只有你我,所以我赵大也和宣慰说几句掏心窝的话,出了这门我可什么都不认的。”
韩全诲皱眉:
“赵大,什么事你说来了,你这朋友我交了,有何事不能说的?”
赵怀安这才点头,忧虑道“就是嘛,宋公还是有点太著急了,太托大了,这一步棋太险。这里面但凡出个紕漏,那都是山崩海啸的大事。”
见韩全诲不理解,赵怀安也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
“宣慰,宋公遣返诸道兵,在我看来有二危。一危在草军,二危就在这诸道藩兵。”
“虽然这阵斩王仙芝是咱赵大打的,但实话实话,这仗打得侥倖,而且並未竟全功,草军诸多票帅和贼贰魁黄巢都还活著。有这些草贼骨干,我军要说已经平灭草贼了,这事怕是说早了。”
“而现在,宋公陆续收復失陷各州,形势一片大好,好像草寇就已经如霜雪一样消散了,是,
按过往剿贼的经验,贼首一死,余党皆四散奔逃。可万一呢?万一这些草贼它不一样,他偏偏还能选出第二个魁首,或者直接就再拉一个容貌似王仙芝的,再打著他的旗號整合各票帅,再杀出来,
那是什么个情况。”
韩全诲听得入神,下意识隨了一句:
“会是什么情况?”
赵怀安嘆了一口气,说道:
“此时平卢军分散各州县,已经难以短时间集结成军,而现在宋公又让诸藩兵散兵回藩,那正好是手里没兵,藩里也是空虚。这种情况下,草军猛然跳出泰山,向兵力空虚的宋州、陈州、许州一带进攻,那整盘剿贼方略都將毁於一旦。”
而这还不是唯一的风险,宋公遣返诸道兵,真就那么容易?没这么简单的,本来感化军、宋州兵、宿州兵都向称跋扈,现在正是收穫的时候,然后被宋公一纸军令给遣返了,这能甘心?到时候怕也是要有事端出来。”
韩全诲已经听得入神了,他没想到赵怀安竟然能从这个局面中分析出这么多,而且每一件都说得煞有介事的,他一个不知兵的,都觉得有很大的可能会应验。
他本来就是想问问赵怀安接触的这些诸藩兵,哪一支实力强劲的,他也好给明年抽队防秋做个准备。
他这两天也反覆琢磨了,中尉田令孜也没见过保义军,不过就是看保义军在捷报上出现的次数多,就动了补充自己势力的心思。
但就其根本,这田令孜不过就是想要有一支精兵,而且是从他做中尉开始才进入神策军的,这样才方便他藉此控制神策军。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从其他地方调来精兵,不就把这事解决了?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