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送別(4 / 5)
“这一次回光州,无当都在前,为先发船队;后面依次是步跋、拔山、飞虎、飞豹、飞龙、金刀。”
“本来我是想让飞虎、背鬼留在汴州等我的,但想了一下,你们先返回,到了光州后,那我手令,调发衙外左厢三都周德兴部、衙外左厢四都高仁厚部,还有右厢三都,孙传威部到汴州。”
“我会先在汴州给他们打点好,杨復光现在依旧还是宣武军监军使,到时候三部先驻扎在城外,我十三叔会给他们安排好。”
眾將点头。
他们虽然不明百为何宣武军怎么短时间就和他们保义军的关係好成这样,能允许外军驻扎在城外,但使君既然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边赵怀安继续说道:
“还有一个事,那就是你们返回光州后,幕府那边的作训司会从你们各部抽调老卒下放训练新兵,到时候你们见到了名单,要放人,別给我犯浑。”
眾將听了这话后,有喜有忧。
喜的就是这明显就是要大扩兵了。
之前使君说过几次要扩兵,可后来都因为钱的问题一直没落实,现在咱们在中原捞得盆满钵满,看来是真的要扩兵了。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不仅编制能扩大,本身的职位不得再往上提一提?到时候,使君做了节度使,他们也能做个兵马使,人前人后也能带个使了!
而忧的,自然就是那些被借走的兵,肯定是有借无还,哎,能下去的都是好兵样子,抽走一个都心疼,更不用说是成批次了。
但他们也晓得这是大势所趋保义军歷次扩兵都是这样的,分老营,带新兵,保证主力营头的战力都在差不多的水平。
隨后,赵怀安又具体讲了一下这个作训司的作用,这是一个新的幕府司曹,隶属在军院系统,
专门负责训练新兵。
每年由地方推选入伍,之后由各地作训司负责新兵训练,最后由军院的兵司曹负责將新兵分配到各营。
以后保义军的兵力补充、分配全部都会独立开来,各环节都有专司负责。
而主力营头只负责本营的日常训练、作战,其余事都会由军院各司曹来支持。
换言之,以后的保义军军院將会是一个庞大的文员系统,从军队的人员训练、分配、功勋、奖惩、升迁、退伍、军械、后勤等全方面都负责。
而各个营头则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战单位,和这些工作逐渐脱轨。
在赵怀安的预设中,以后的保义军就是一个大章鱼,各个营头就是一个个爪子,而军院就是章鱼的脑子。
之所以赵怀安改革的如此迫切,也是看到宣武军的样子,危机感上来了。
这宣武军兵额十万,兵马不可谓不强,却一点不能打,甚至各军自行其是,这就是地方重而幕府轻的后果。
而赵怀安现在带兄弟们又捞到大钱了,威望进一步上升,那自然可以再往前一步,將幕府的权职扩大,减少下面军头的权力,
这就是政治。
现在赵怀安说的只是给这些人打个提前,让他们先有个心理预期,真正的大改革还是要等他回了光州之后,再执行。
因为也只有赵怀安亲自坐镇了,这改革才能推进下去,指望王鐸有有个能力,那他赵大都该慌了。
其实到现在,赵怀安依旧还是以光州作为基业去发展的,而他这一次之所以又冒险去长安跑官,就是想要一个能涵盖光州的藩镇,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卖力。
现在的光州对保义军来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赵怀安费力打下大別山,更重要的是,他打造的关係网全部都是以光州作为起始点去编织的。
茶叶是外商们来光州进茶,漕运和海运的交匯点也是在光州,甚至他和吐蕃、南詔的贸易也是从光州出发的。 ↑返回顶部↑
“本来我是想让飞虎、背鬼留在汴州等我的,但想了一下,你们先返回,到了光州后,那我手令,调发衙外左厢三都周德兴部、衙外左厢四都高仁厚部,还有右厢三都,孙传威部到汴州。”
“我会先在汴州给他们打点好,杨復光现在依旧还是宣武军监军使,到时候三部先驻扎在城外,我十三叔会给他们安排好。”
眾將点头。
他们虽然不明百为何宣武军怎么短时间就和他们保义军的关係好成这样,能允许外军驻扎在城外,但使君既然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边赵怀安继续说道:
“还有一个事,那就是你们返回光州后,幕府那边的作训司会从你们各部抽调老卒下放训练新兵,到时候你们见到了名单,要放人,別给我犯浑。”
眾將听了这话后,有喜有忧。
喜的就是这明显就是要大扩兵了。
之前使君说过几次要扩兵,可后来都因为钱的问题一直没落实,现在咱们在中原捞得盆满钵满,看来是真的要扩兵了。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不仅编制能扩大,本身的职位不得再往上提一提?到时候,使君做了节度使,他们也能做个兵马使,人前人后也能带个使了!
而忧的,自然就是那些被借走的兵,肯定是有借无还,哎,能下去的都是好兵样子,抽走一个都心疼,更不用说是成批次了。
但他们也晓得这是大势所趋保义军歷次扩兵都是这样的,分老营,带新兵,保证主力营头的战力都在差不多的水平。
隨后,赵怀安又具体讲了一下这个作训司的作用,这是一个新的幕府司曹,隶属在军院系统,
专门负责训练新兵。
每年由地方推选入伍,之后由各地作训司负责新兵训练,最后由军院的兵司曹负责將新兵分配到各营。
以后保义军的兵力补充、分配全部都会独立开来,各环节都有专司负责。
而主力营头只负责本营的日常训练、作战,其余事都会由军院各司曹来支持。
换言之,以后的保义军军院將会是一个庞大的文员系统,从军队的人员训练、分配、功勋、奖惩、升迁、退伍、军械、后勤等全方面都负责。
而各个营头则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战单位,和这些工作逐渐脱轨。
在赵怀安的预设中,以后的保义军就是一个大章鱼,各个营头就是一个个爪子,而军院就是章鱼的脑子。
之所以赵怀安改革的如此迫切,也是看到宣武军的样子,危机感上来了。
这宣武军兵额十万,兵马不可谓不强,却一点不能打,甚至各军自行其是,这就是地方重而幕府轻的后果。
而赵怀安现在带兄弟们又捞到大钱了,威望进一步上升,那自然可以再往前一步,將幕府的权职扩大,减少下面军头的权力,
这就是政治。
现在赵怀安说的只是给这些人打个提前,让他们先有个心理预期,真正的大改革还是要等他回了光州之后,再执行。
因为也只有赵怀安亲自坐镇了,这改革才能推进下去,指望王鐸有有个能力,那他赵大都该慌了。
其实到现在,赵怀安依旧还是以光州作为基业去发展的,而他这一次之所以又冒险去长安跑官,就是想要一个能涵盖光州的藩镇,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卖力。
现在的光州对保义军来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赵怀安费力打下大別山,更重要的是,他打造的关係网全部都是以光州作为起始点去编织的。
茶叶是外商们来光州进茶,漕运和海运的交匯点也是在光州,甚至他和吐蕃、南詔的贸易也是从光州出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