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军报(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眾將不说话,虽然他们有信心在骑兵的衝锋下巍然不动,但节帅说的这一点也確实是个问题。
  那就是通过舟船运输兵力,一旦被敌军率先发现,到时候是很难在沿岸布置兵力的,人家就堵在两岸,你上去一个营头,项刻间就被淹没了。
  而且在那狭窄的河岸地上,就是有再多的兵力也发挥不出来。
  然后赵怀安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帐內每一个人,沉声道:
  “草军之患,在於其势大,裹挟流民,动輒数万乃至十万。但其弱点,亦在於此。他们是乌合之眾,缺乏训练,纪律涣散,尤其缺乏大规模野战决战的能力和勇气。”
  “而我保义军,长处何在?便在於兵甲坚硬,军纪严明,训练有素,野战之力,冠绝淮南!”
  赵怀安走到帐口,掀开帘幕,望著外面那连绵不绝的营盘,豪气干云地说道:
  “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方为制胜之道!所以为何要避开野战?”
  “我军就是要走北线!我就是要在这江淮的丘陵旷野之上,与李重霸的主力堂堂正正地打上一场!”
  “我要一战,就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樑,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帐內眾人热血沸腾。
  之前的种种顾虑,在赵怀安这股睥睨天下的自信面前,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是啊,那李重霸是什么人?不过是草军的一个票帅,如今我保义军倾眾而来,该怕的应该是他啊!
  保义军从立军以来,这是第一次组织万人规模以上的军旅,全军六十个营头,浩浩荡荡。
  如此大军为何还要绕道避战,走水路?那岂不是和三国的东吴兵一样了?
  他们听节帅讲《三国演义》,就说那东吴最擅长的就是水军,但正因为过分依赖於水道作战,以至於东吴军队都不敢远离水道深入到陆地。
  要是保义军变成这样,这兵岂不是练废了?
  於是,赵怀安转过身,面眾人,即刻下令:
  “传我令!”
  “命王茂礼、刘长遇所部,暂缓西进,就地寻找险要之处扎营固守,构筑工事,做出要与我主力大军在此匯合的姿態,以吸引草军注意力。同时,飞马传书刘威、陶雅,命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拿下皖口,修建营垒並固守待援!”
  “而我军主力,继续沿著南麓行军,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说完,赵怀安转头对薛沆道:
  “老薛,后面我军就要进入舒州境內,这段路是没有补给的,所以我军这一路,你要著人在这里开闢驛站,每十里修一处,一切钱粮就从幕府走。”
  他望著帐外,那前方就是被大量河流、水泊切割得非常破碎的南麓丘陵区,然后说道;
  “我常听人说,这片地方坎坷难行,但我军这一次既然出征了,那就不仅是击溃草军这么简单,还要將这一条庐舒驛道给打通,这样以后我军才可以彻底掌控舒州!”
  “如果全部联繫都靠北面丘陵小道,一旦被人堵了,怎么办?”
  薛沆出列,点头得命。
  很显然,这一次节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保义军这次进了舒州后,就再不打算撤走,为此一定要开拓这条通道,以最快保障庐、舒之间的信息沟通。
  命令下达,赵怀安又將目光再次投向了舆图的另一侧,那片连绵起伏的大別山区域,隨后问道:
  “郭从云所部精骑,可有消息传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