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夺权(2 / 5)
黄万通占领武寧后,草军在江、洪二州声威大振,各处宗帅、山棚望风投顺。
尔后,草军又攻打分寧、进入岳州境內的昌江一带。
九宫山一带的山棚纷纷下山投募到了草军队伍之中,大大增强了黄部的实力。
所以,当草军东路军的李重霸兵败投顺后,他的分军,也是黄巢的族將黄万通却在长江以南打开了局面。
不仅实力大增,拥眾万余,还打到了岳州一带,和北面的鄂州城外的柳彦章部相互呼应。
赵怀安在本军主力尚未抵达舒州城下时,一直秉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没有参与过舒州城內的任何事务。
—
他將自己的大营扎在城外数里,每日操练兵马,收拢降卒,清点缴获,仿佛一个纯粹的过路援军。
没成想,他这边秋毫无犯,反倒是舒州城內,有人打起了他缴获的主意。
城东一战,保义军不仅阵斩草军悍將,俘虏了李重霸兄弟,更是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兵器、甲冑、粮草以及草军一路劫掠而来的金银財货。
这笔巨大的財富,让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舒州城中某些人,瞬间红了眼。
最先发难的,是舒州长史和他身后的一眾本地士族豪强。
他们联合上书刺史豆卢瓚,言辞恳切,理由“正当”:“此番草军缴获,大半乃是劫掠我舒州境內各县乡里之財货,如今既被赵节帅夺回,理应物归原主。”
“我等恳请刺史大人出面,派遣衙署官吏,进入保义军大营,会同清点,將本属於舒州的財物,奉还给舒州府库,以慰民心,以彰公道。”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豆卢瓚听了,竟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毕竟大伙说的也对啊,咱舒州不要你其他地方的,但属於咱们舒州的,不得还回来吗。
於是,他半推半就地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了赵怀安的营中。
信使到了大营,连赵怀安的面都没见到,便被帐外的孙泰给拦下了,说会交给自家节师。
可之后就是石沉大海,查无音信。
只因赵怀安看完信,只是付之一笑,隨手將其扔进了火盆,对左右道:“由他去。”
这“置之不理”的態度,反倒让某些人胆子大了起来。
他们转念一想,也觉得正常,毕竟这赵怀安不过一外来武夫,就算是节度使,也是他镇的,他们头上可是高駢高使相,这赵怀安敢得罪使相?
於是,在他们的鼓譟下,舒州衙署几乎一日三次派人前来交涉,言辞也从一开始的“商请”,变成了后来的“敦促”,甚至隱隱带上了几分质问的意味。
赵怀安依旧不闻不问,只是下令营门紧闭,再有舒州信使前来,一概不见。
这种诡异的僵持持续了整整四日。
第四日清晨,舒州城头上的守军,忽然听到了一阵如同远方闷雷般的声音。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最后竟匯成了一股让城墙都为之震颤的洪流。
他们惊鄂地向东方望去,只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那烟尘之下,无数旗帜衬著保义军的赤色大旗,一眼望不到尽头。
— ↑返回顶部↑
尔后,草军又攻打分寧、进入岳州境內的昌江一带。
九宫山一带的山棚纷纷下山投募到了草军队伍之中,大大增强了黄部的实力。
所以,当草军东路军的李重霸兵败投顺后,他的分军,也是黄巢的族將黄万通却在长江以南打开了局面。
不仅实力大增,拥眾万余,还打到了岳州一带,和北面的鄂州城外的柳彦章部相互呼应。
赵怀安在本军主力尚未抵达舒州城下时,一直秉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没有参与过舒州城內的任何事务。
—
他將自己的大营扎在城外数里,每日操练兵马,收拢降卒,清点缴获,仿佛一个纯粹的过路援军。
没成想,他这边秋毫无犯,反倒是舒州城內,有人打起了他缴获的主意。
城东一战,保义军不仅阵斩草军悍將,俘虏了李重霸兄弟,更是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兵器、甲冑、粮草以及草军一路劫掠而来的金银財货。
这笔巨大的財富,让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舒州城中某些人,瞬间红了眼。
最先发难的,是舒州长史和他身后的一眾本地士族豪强。
他们联合上书刺史豆卢瓚,言辞恳切,理由“正当”:“此番草军缴获,大半乃是劫掠我舒州境內各县乡里之財货,如今既被赵节帅夺回,理应物归原主。”
“我等恳请刺史大人出面,派遣衙署官吏,进入保义军大营,会同清点,將本属於舒州的財物,奉还给舒州府库,以慰民心,以彰公道。”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豆卢瓚听了,竟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毕竟大伙说的也对啊,咱舒州不要你其他地方的,但属於咱们舒州的,不得还回来吗。
於是,他半推半就地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了赵怀安的营中。
信使到了大营,连赵怀安的面都没见到,便被帐外的孙泰给拦下了,说会交给自家节师。
可之后就是石沉大海,查无音信。
只因赵怀安看完信,只是付之一笑,隨手將其扔进了火盆,对左右道:“由他去。”
这“置之不理”的態度,反倒让某些人胆子大了起来。
他们转念一想,也觉得正常,毕竟这赵怀安不过一外来武夫,就算是节度使,也是他镇的,他们头上可是高駢高使相,这赵怀安敢得罪使相?
於是,在他们的鼓譟下,舒州衙署几乎一日三次派人前来交涉,言辞也从一开始的“商请”,变成了后来的“敦促”,甚至隱隱带上了几分质问的意味。
赵怀安依旧不闻不问,只是下令营门紧闭,再有舒州信使前来,一概不见。
这种诡异的僵持持续了整整四日。
第四日清晨,舒州城头上的守军,忽然听到了一阵如同远方闷雷般的声音。
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最后竟匯成了一股让城墙都为之震颤的洪流。
他们惊鄂地向东方望去,只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那烟尘之下,无数旗帜衬著保义军的赤色大旗,一眼望不到尽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