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夺权(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那日起,豆卢瓚便称病不出,將州中所有事务,一股脑地丟给了袁袭。
  他自己则躲在刺史府的后院,每日呼朋引伴,招来歌姬舞女,听曲享乐,醉生梦死,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舒州的权力,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交接。
  赵怀安让袁袭来做这个实质上的舒州刺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夜深人静,舒州衙署的书房內,灯火通明。赵怀安与袁袭相对而坐,促膝长谈。
  —
  “老袁——
  99
  赵怀安亲自为袁袭斟上一杯热茶,诚恳地说道:“此次舒州之事,便要劳烦你了。”
  袁袭也很激动,因为他实际上是赵怀安幕府中第一个走出去做封疆的,而且一下子就是舒州。
  他自然明白舒州在保义军未来规划中的重要性,此刻既感动於节帅的信任,也对未来工作有战战兢兢之感。
  他对赵怀安深深一拜,说道:“主公言重了。袭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怀安笑了笑,看著袁袭,眼中满是欣赏与信任:“我將舒州交给你,非因你善於权谋,亦非因你精於庶务。而是因为我发现,先生做事,有恢廓宏远的气象。”
  “恢廓宏远”,这是赵怀安对袁袭最高的评价。
  意思是说,袁袭做事情,永远能看得更远,能抓住主要矛盾,而不必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就比如前几日舒州官吏索要缴获之事,帐下诸將无不义愤填膺,非要打破舒州城,將那些人抓来严惩,以做效尤。
  但袁袭却建议暂时不理会,等大军抵达后自然顺势拿下。
  在袁袭眼中,那些跳樑小丑的冒犯,根本不值一提。
  惩罚他们,除了出一口恶气,只会让保义军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真正的手段,是像现在这样,直接釜底抽薪,將整个舒州的权力结构重塑,將这座城,彻底纳入保义军的体系之中。
  这,便是大处著眼,高下立判。
  袁袭再次谦虚:“主公谬讚。”
  然后便坐下直入主题,说道:“我军既已接管舒州,当务之急,便是要儘快恢復生產,並將此地,建设为我军在西线的前进大本营。”
  这实际上是幕府內部的共识了,舒州的定位就是西进大本营。
  这里有两个考虑,首个就是战事需要。
  和草军的对峙不是短时间能有结果的,保义军的主力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舒州,那样不仅本藩不稳,舒州也没有这个实力供养住万余保义军。
  所以,目前幕府的想法就是,前期只会派遣部分先遣军进入蘄州一带战斗。
  但这些先遣军还是需要有一个地方休整,以及获得兵源补充的。
  所以幕府诸人的想法就是,在舒州境內编练一支厢军,和庐州厢军一样,弄一个三千人左右舒州厢军。
  在幕府的设想中,这些厢军並不是常用来去前线作战的,而是主要是训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