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根基(3 / 5)
所以这是忠武军的问题,还是你王鐸的问题呢?
好好反思吧,別再一错再错了!
当然,暗戳戳骂完王鐸后,赵怀安还是让人真去追那些忠武军去了。
倒不是劝他们回头是岸,而是告诉他们现在的情况,以及回藩后,这事问题不大,让他们好好陪伴家人,其余的有他在,他为忠武军担保。
不过为了防止留下把柄,赵怀安是让人带的口信,他就是这么谨慎。
数日后,正在惶惶不可终日、向著许州方向艰难跋涉的忠武军溃兵队列中,鹿晏弘、王建、晋暉三名叛將,来到了一个隱秘的山坳里。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赵怀安派来的亲信。
当听完那名背嵬带来的口信后,这三位同样惴惴不安的武夫,再也忍不住,当场泪流满面。
他们以为,自己杀了朝廷使者,公然叛乱,早已是天下之大,再无容身之处。他们甚至做好了回到许州后,便落草为寇的准备。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竟然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忠勇,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愿意为他们承担天大的干係!
“赵节帅————”
是的,赵大也不喊了,直接就是尊称。
王建哽咽著,对著舒州的方向,重重地拜了下去:“此恩此德,我王建,永世不忘!”
鹿晏弘和晋暉也隨之跪倒,朝著南方,三叩九拜。
然后鹿晏弘起身对那保义军背嵬道:“请回报节帅!”
“我等————我等忠武军八千弟兄,从今往后,愿以保义军马首是瞻!节帅但有驱驰,万死不辞!”
赵怀安这看似冒险的“大包大揽”,在这一刻,为他贏得了大唐最精锐的一支藩镇军队的好感。
虽说不上是让这些人真的效死吧,但肯定是能成为保义军在北面的忠诚盟友的。
而赵怀安付出的不过是一个担保,这笔买卖,肯定是赚大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越是这种情况下能撑这些人,情感的收益就越大o
当然,赵怀安之所以敢这么做,除了他与忠武军的袍泽情义。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判断,朝廷,或者说王鐸,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来处理忠武军的问题。
因为,鄂州的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就在王鐸的两封檄令还在路上的时候,一个足以震动整个江南的噩耗,传到了舒州。
鄂州城,这座被誉为“江楚之门户”的坚城,在被草军围困了近两个月后,终究还是————
陷落了!
鄂州城破的那一日,长江之上,血流漂櫓。
鄂州刺史崔绍,在最后的巷战中力竭被杀。
残存的数千守军,在牙將黄璠在绝望中突围,却被早已等候在外的草军诸帅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十余支土团见机快,从其他地方逃了出去。 ↑返回顶部↑
好好反思吧,別再一错再错了!
当然,暗戳戳骂完王鐸后,赵怀安还是让人真去追那些忠武军去了。
倒不是劝他们回头是岸,而是告诉他们现在的情况,以及回藩后,这事问题不大,让他们好好陪伴家人,其余的有他在,他为忠武军担保。
不过为了防止留下把柄,赵怀安是让人带的口信,他就是这么谨慎。
数日后,正在惶惶不可终日、向著许州方向艰难跋涉的忠武军溃兵队列中,鹿晏弘、王建、晋暉三名叛將,来到了一个隱秘的山坳里。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赵怀安派来的亲信。
当听完那名背嵬带来的口信后,这三位同样惴惴不安的武夫,再也忍不住,当场泪流满面。
他们以为,自己杀了朝廷使者,公然叛乱,早已是天下之大,再无容身之处。他们甚至做好了回到许州后,便落草为寇的准备。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竟然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忠勇,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愿意为他们承担天大的干係!
“赵节帅————”
是的,赵大也不喊了,直接就是尊称。
王建哽咽著,对著舒州的方向,重重地拜了下去:“此恩此德,我王建,永世不忘!”
鹿晏弘和晋暉也隨之跪倒,朝著南方,三叩九拜。
然后鹿晏弘起身对那保义军背嵬道:“请回报节帅!”
“我等————我等忠武军八千弟兄,从今往后,愿以保义军马首是瞻!节帅但有驱驰,万死不辞!”
赵怀安这看似冒险的“大包大揽”,在这一刻,为他贏得了大唐最精锐的一支藩镇军队的好感。
虽说不上是让这些人真的效死吧,但肯定是能成为保义军在北面的忠诚盟友的。
而赵怀安付出的不过是一个担保,这笔买卖,肯定是赚大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越是这种情况下能撑这些人,情感的收益就越大o
当然,赵怀安之所以敢这么做,除了他与忠武军的袍泽情义。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判断,朝廷,或者说王鐸,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来处理忠武军的问题。
因为,鄂州的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就在王鐸的两封檄令还在路上的时候,一个足以震动整个江南的噩耗,传到了舒州。
鄂州城,这座被誉为“江楚之门户”的坚城,在被草军围困了近两个月后,终究还是————
陷落了!
鄂州城破的那一日,长江之上,血流漂櫓。
鄂州刺史崔绍,在最后的巷战中力竭被杀。
残存的数千守军,在牙將黄璠在绝望中突围,却被早已等候在外的草军诸帅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十余支土团见机快,从其他地方逃了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