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袁术的妄想:若是接下来,诸侯联军(1 / 4)
传国玉玺被袁术捧在手中,看着近在咫尺的传国玉玺,那五条蛟龙仿佛被赋与了生命,袁术只感觉在眼前翻腾盘旋,栩栩如生,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更是让袁术面色涨红不已。
“传国玉玺啊,这可是天子象征!”袁术双手颤抖,手指轻轻摩挲着玉印上的纹路,眼中先是闪过难以置信的狂喜,随即被一种近乎癫狂的炽热所取代。
袁术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殿内皆是震动的一众亲将们,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嘶吼道:
“你们说,这是不是天命?是上天将此宝物送到我袁术手中?这又意味着什么?”
李丰率先反应过来,踉跄着上前几步,望着玉玺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猛地跪倒在地,对袁术大声道:
“主公洪福齐天!此乃天命所归啊!昔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高祖起于沛地,终得天下。如今汉室倾颓,董卓乱政,正是天厌汉德,欲兴袁氏!主公得此玉玺,实乃顺应天意!”
张勋、韩暹等将反应过来后,也是纷纷激动跪倒一片,齐声附和道:
“李丰将军所言极是!汉室气数已尽,自黄巾之乱起,天下动荡,百姓流离,此非天亡大汉而何?”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德被四海,早已是天下人心中的砥柱!主公身为袁氏嫡子,得传国玉玺,正是承接天命之时!”
“秦失其政,汉乃代之!汉失其德,理当袁氏继之!主公当顺天应人,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一声声“天命所归”、“袁氏当立”的呼喊,如同热油浇在袁术心头,让袁术胸中的野心之火越烧越旺。
袁术看着掌中玉玺,仿佛已看到自己身着龙袍,端坐于洛阳宫城,接受万民朝拜的辉煌景象。
“哈哈哈……”
袁术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得意与狂妄,道:“诸位将军所言,甚合我意!”
一众将领也都是激动,他们激动的是,传国玉玺竟然到了袁术手中,那岂不是说袁术真有天命?
而袁术若是成为天子,那么他们是不是皆能够成为三公九卿、封侯拜将人物?
这如何不让袁术麾下一众将领振奋?
龙椅上,袁术目光扫过激动的众将,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李晏、李诚两兄弟身上。
李晏是刚刚进来的,但是知道了他得到了传国玉玺后,便变得沉默了。
袁术带着几分期待的神情,问道:“李晏、李诚,你二人素有谋略,对此事有何看法?以为术能为天子呼?”
袁术一时间膨胀的野心,却是在这一刻,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尤其是骁勇善战的李晏、李诚的认可!
李晏、李诚两人相视一眼。
李晏上前一步,神色依旧沉稳,对袁术恭敬拱手道:
“李晏也认同,主公得传国玉玺,实乃天意眷顾。然李晏认为,秦失天下,非一日之寒,汉得天下,亦非一蹴而就。”
“汉高祖起于微末,先灭暴秦,再败项羽,历经十数年征战,广施仁政,方得百姓拥戴。”
李晏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如今董卓未除,天下未定,主公虽得天授之宝,仍需效仿高祖,以“剿灭国贼、安定天下”为己任啊。对内抚恤百姓,恢复洛阳秩序。并且待扫清奸佞,使百姓安居乐业,扩大地盘,拥有兵马数十万,届时天下世家、万民自然会知主公乃天命所归,众望所归之下,再承大统,方是万全之策。”
李晏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言及袁术得到传国玉玺,确实有天子气。
但是,仅仅只有天子气,并不够,仍需要,使百姓安居乐业,扩大地盘,拥有兵马数十万!
李诚亦上前附和,恭敬道:“主公,二哥所言极是。玉玺乃是信物,但是民心与兵马,方是根本。主公当以仁德怀柔天下,以武功平定乱世,届时再凭借玉玺,天下人亦会拥戴主公,若失了民心,兵马不够雄壮,纵有玉玺,亦难成大事,毕竟武睿侯李昭、冀州牧蔡邕、荆州牧刘焉、益州牧皇甫嵩怕都不会愿意见主公僭越汉室,登基称帝,在称帝之前,当有对抗天下群雄的势力!” ↑返回顶部↑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更是让袁术面色涨红不已。
“传国玉玺啊,这可是天子象征!”袁术双手颤抖,手指轻轻摩挲着玉印上的纹路,眼中先是闪过难以置信的狂喜,随即被一种近乎癫狂的炽热所取代。
袁术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殿内皆是震动的一众亲将们,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嘶吼道:
“你们说,这是不是天命?是上天将此宝物送到我袁术手中?这又意味着什么?”
李丰率先反应过来,踉跄着上前几步,望着玉玺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猛地跪倒在地,对袁术大声道:
“主公洪福齐天!此乃天命所归啊!昔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高祖起于沛地,终得天下。如今汉室倾颓,董卓乱政,正是天厌汉德,欲兴袁氏!主公得此玉玺,实乃顺应天意!”
张勋、韩暹等将反应过来后,也是纷纷激动跪倒一片,齐声附和道:
“李丰将军所言极是!汉室气数已尽,自黄巾之乱起,天下动荡,百姓流离,此非天亡大汉而何?”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德被四海,早已是天下人心中的砥柱!主公身为袁氏嫡子,得传国玉玺,正是承接天命之时!”
“秦失其政,汉乃代之!汉失其德,理当袁氏继之!主公当顺天应人,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一声声“天命所归”、“袁氏当立”的呼喊,如同热油浇在袁术心头,让袁术胸中的野心之火越烧越旺。
袁术看着掌中玉玺,仿佛已看到自己身着龙袍,端坐于洛阳宫城,接受万民朝拜的辉煌景象。
“哈哈哈……”
袁术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得意与狂妄,道:“诸位将军所言,甚合我意!”
一众将领也都是激动,他们激动的是,传国玉玺竟然到了袁术手中,那岂不是说袁术真有天命?
而袁术若是成为天子,那么他们是不是皆能够成为三公九卿、封侯拜将人物?
这如何不让袁术麾下一众将领振奋?
龙椅上,袁术目光扫过激动的众将,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李晏、李诚两兄弟身上。
李晏是刚刚进来的,但是知道了他得到了传国玉玺后,便变得沉默了。
袁术带着几分期待的神情,问道:“李晏、李诚,你二人素有谋略,对此事有何看法?以为术能为天子呼?”
袁术一时间膨胀的野心,却是在这一刻,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尤其是骁勇善战的李晏、李诚的认可!
李晏、李诚两人相视一眼。
李晏上前一步,神色依旧沉稳,对袁术恭敬拱手道:
“李晏也认同,主公得传国玉玺,实乃天意眷顾。然李晏认为,秦失天下,非一日之寒,汉得天下,亦非一蹴而就。”
“汉高祖起于微末,先灭暴秦,再败项羽,历经十数年征战,广施仁政,方得百姓拥戴。”
李晏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如今董卓未除,天下未定,主公虽得天授之宝,仍需效仿高祖,以“剿灭国贼、安定天下”为己任啊。对内抚恤百姓,恢复洛阳秩序。并且待扫清奸佞,使百姓安居乐业,扩大地盘,拥有兵马数十万,届时天下世家、万民自然会知主公乃天命所归,众望所归之下,再承大统,方是万全之策。”
李晏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言及袁术得到传国玉玺,确实有天子气。
但是,仅仅只有天子气,并不够,仍需要,使百姓安居乐业,扩大地盘,拥有兵马数十万!
李诚亦上前附和,恭敬道:“主公,二哥所言极是。玉玺乃是信物,但是民心与兵马,方是根本。主公当以仁德怀柔天下,以武功平定乱世,届时再凭借玉玺,天下人亦会拥戴主公,若失了民心,兵马不够雄壮,纵有玉玺,亦难成大事,毕竟武睿侯李昭、冀州牧蔡邕、荆州牧刘焉、益州牧皇甫嵩怕都不会愿意见主公僭越汉室,登基称帝,在称帝之前,当有对抗天下群雄的势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