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孟德赴潁川联本初,袁氏兄弟终陌路(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他联手,既能撇清袁术的干係,又能借势稳固豫州,確实是万全之策。
  “备马!”袁绍猛地抬手,朗声道,“某亲自出城迎接!”
  阳翟城外,曹操的兵马已在官道旁扎下临时营垒,五千將士列成方阵,甲冑齐整,无一人擅自离队,可见军纪之严。
  曹操正立於营门处,望著远处城门的方向,忽见城门大开,一队人马簇拥著一人疾驰而出,为首者正是袁绍。
  “孟德!”袁绍老远便翻身下马,大步流星走来,脸上堆著热络的笑容,隔著老远便拱手道,“闻听孟德承制討贼,某正欲遣使往长安响应,没想到孟德竟亲自来了!失迎失迎啊!”
  曹操亦翻身下马,快步迎上,拱手还礼:“本初兄客气了。操奉太皇太后与陛下之命討贼,袁术僭越妄为,祸乱徐州,如今又攻青州,天下震动。某知本初兄素来忠君,特来潁川,盼与兄联兵,共討此逆贼!”
  “袁术这逆子!”袁绍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瞬间换上怒容,“某与他虽为兄弟,却早看不惯他那狂妄模样!私藏玉璽,擅攻州郡,简直丟尽了袁氏的脸!”
  他拉著曹操的手,往城內引去,边走边道:“孟德放心!某已召集文武议事,正欲上表朝廷,痛斥袁术罪状!孟德既来,某便借將军之笔,將此表传回长安——某袁本初,愿以豫州之力助將军討贼,粮草军械、兵马將士,某皆愿出!只求朝廷明鑑,某与那逆子,早已不是一路人!”
  曹操看著袁绍眼中的急切与精明,心中暗笑,面上却露出欣慰之色:“本初兄能明大义,实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操这就命文若草擬表文,既言袁术之罪,亦表本初兄之忠,定让长安与天下诸侯皆知本初兄的心意!”
  两人並肩往城內走去,身后文武簇拥著,看似一团和睦。
  只是曹操眼角的余光扫过袁绍紧握的拳头,袁绍也在不经意间瞥了眼曹操腰间的“车骑大將军”印綬——
  一个要借袁氏之名稳固討贼联盟,一个要借朝廷之势撇清谋逆嫌疑。
  这场会面,从一开始便藏著各自的算计。
  而远在彭城的袁术绝不会想到,他这“借孝兴兵”的一步棋,竟让自己与同宗兄长彻底走到了陌路。
  也为曹操即將召集诸侯討贼,递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敲门砖。
  ………
  豫州州牧府的后园暖亭里,宴席正酣。
  袁绍举起酒樽,脸上堆著恰到好处的笑意,对著曹操朗声道:“孟德如今身居车骑大將军,掌討贼之权,实乃朝廷之幸!某敬你一杯,愿你早日擒获袁术逆贼,扬名立万!”
  曹操连忙举杯回敬,酒液沾唇却未饮尽,放下樽时指尖在案沿轻轻一叩:“本初兄谬讚。操不过是承朝廷之命,尽臣子本分罢了。若无各州诸侯响应,单凭操麾下数千兵马,如何能撼动袁术那近十万之眾?”
  话锋轻轻一转,已落到了实处。
  袁绍捻须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瞭然——该来的终究要来。他故作沉吟,笑道:“孟德这话在理。袁术僭越妄为,本就该天下共討。只是……豫州刚经战乱,府库空虚,某虽有心助你,却也得掂量著行事啊。”
  这话说得圆滑,既表了態,又留了余地。
  亭外的蝉鸣陡然响亮,曹操抬眼望了望暮色渐沉的天空,忽然放下酒樽,正了正衣襟,沉声道:“本初兄,操今日来潁川,並非只为借粮借兵——操已有一计,若能成,非但能擒袁术,更能让天下人知『袁氏忠君』,洗清袁术那廝带来的污名,甚至袁术这嫡子除去,本初便是袁氏毫无爭议的现任家主了。”
  “哦?”袁绍果然来了兴致,身子微微前倾道:
  “孟德有何妙计?”
  “五州联兵。”曹操一字一顿道,目光扫过袁绍微变的神色,缓缓解释,“操已遣人往荆州见刘表、往冀州见丁原、往幽州见李辰、往扬州见刘繇。刘表与董承一般也与袁术有旧怨,丁原乃如今朝堂卫將军吕布义父不可能坐视不理,李辰乃武睿侯堂弟,刘繇是汉室宗亲,这四州若能响应,再加上本初兄的豫州、操的部眾,便是五州之力!”
  曹操抬手在案上的简易舆图上一划,指尖从潁川连向兗州:“届时荆州军出南阳扼其南,冀州军渡黄河断其北,扬州军溯淮水扰其东,操与本初兄率主力直捣兗州腹地,五面合围,袁术纵有李晏、张郃相助,也必是瓮中之鱉!”
  这番话掷地有声,暖亭里的檀香仿佛都凝住了。袁绍望著舆图上那道横贯数州的弧线,心头猛地一跳——五州联兵,这手笔確实够大!
  若真能成,不仅能除掉袁术这个祸害,他袁绍甚至真的成为袁氏之主,聚集袁氏力量,还能借“大义灭亲”的名声彻底站稳脚跟,甚至能顺势染指兗州、徐州的地盘。
  可转念一想,曹操要的“借兵借粮”怕不是个小数目,他又不禁皱起了眉:“五州联兵確是良策,只是……孟德要某如何配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