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没什么,就是杀了几千倭寇(3 / 5)
井上五郎重重地拍了一把面前的案几,一脸的愤慨,只字不提自己为什么让中条三郎去当先锋。
硬生生将一场【终日打鹰却被鹰啄了眼】的玩崩了的蠢事,说成了【农夫与蛇】的仁义悲剧。
听到这儿,汪直也放下了大半的心,对公子横跨一年的布局,心服口服。
原来那个苏州大捷当晚便从外人视野中消失的中条三郎,竟然在这儿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但他心思十分缜密地将疑惑进行到底,“可是,就算中条三郎反水,嘉兴府的官军有这般本事?”
井上五郎深吸一口气,“不是嘉兴府的官军,是苏州卫。朝廷那个钦差暗中将苏州卫暗中调了过来。也只有苏州卫能够战胜我们这么多的勇士。”
汪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叹了口气,开口安慰道:“井上先生仁义,却不想这中条三郎如此狼心狗肺,却不知此人如今何在?汪直愿意为井上先生生擒此獠,同时也能向王爷交代!”
井上五郎叹了口气,“他留在了嘉兴府,想必已经跟苏州卫混在一起了,以苏州卫的本事,想擒拿他,恐怕是难了。”
看着井上五郎脸上的落寞与无奈,再不复先前的张狂与狠厉,汪直的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但表面上,他还是跟着一叹,旋即安慰道:“无妨,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井上先生基地和钱粮尚在,重新发展,将来定能再度兴旺。若有用得着汪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井上五郎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却并未再多言语。
见状汪直也没多说,命人将他请下去休息。
等井上五郎离开,汪直又看向梅先生,皱眉道:“此番不仅没能达成王爷之目标,还折损了如此多的倭寇,该如何向王爷交代?”
已经换了条裤子的梅先生眉头同样死死拧着,此番王爷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拿出嘉兴一地繁华,得罪整个嘉兴士绅,乃是为了扭转整个局面。
如果不能成功,对王爷的大计都是有非常深远影响的。
但现在,倭寇暴露了,海宁卫暴露了,然后还没讨到一点好处,倭寇差点被全歼。
不仅没能给朝廷施加压力,从而让俞翰文归来,或者让齐政滚出江南,反倒送给了朝廷一个好大的借口。
你俞翰文在任的时候,打出过这等大捷吗?
齐政先在苏州主导苏州大捷,如今又主导了嘉兴大捷,都是歼灭真倭千人以上的,这铁打的事实之前,哪个不长眼的朝官还敢说让俞翰文回去主持江南军事?
同时,朝廷对齐政的放权和支持也会愈发顺理成章。
就说那新来的朝廷水师队伍,一来江南就立下这等功劳,能不对齐政死心塌地?
还有海宁卫如何处置,事情传开之后嘉兴士绅会如何看待.
一脑门子官司,都因为这场败仗而生了出来。
梅先生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咱们只能回报王爷,是福是祸,咱们当手下的,也只能承受着不是。”
汪直站起身,背着手走到船舱的窗户旁,年轻黝黑的面庞上,写满了忧心忡忡,“我现在担心的是,我的前途啊!”
他转身看着梅先生,“如果让朝廷的狗官占据了上风,许东投靠之外,又有了武昌卫的帮忙,那个钦差一定会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毕竟只要将我拔掉,王爷在海面上,就再无势力了。”
梅先生也认同了汪直的判断,觉得汪直一定是朝廷接下来的打击对象。
他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面孔,颇有几分为他的将来觉得惋惜之感,旋即想起来,若是越王败了,自己的下场也他娘的好不到哪儿去啊!
登时,他心头那点事不关己,幸灾乐祸的心思都没了,只想跟汪直一起执手相看泪眼。
汪直深吸一口气,转头看着梅先生,郑重道:“梅先生,如今之情况,若能重创许东和朝廷水师,江南之局兴许还有救,但若是再让那侯爷得胜,王爷的大计,恐怕真的就会有麻烦了。” ↑返回顶部↑
硬生生将一场【终日打鹰却被鹰啄了眼】的玩崩了的蠢事,说成了【农夫与蛇】的仁义悲剧。
听到这儿,汪直也放下了大半的心,对公子横跨一年的布局,心服口服。
原来那个苏州大捷当晚便从外人视野中消失的中条三郎,竟然在这儿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但他心思十分缜密地将疑惑进行到底,“可是,就算中条三郎反水,嘉兴府的官军有这般本事?”
井上五郎深吸一口气,“不是嘉兴府的官军,是苏州卫。朝廷那个钦差暗中将苏州卫暗中调了过来。也只有苏州卫能够战胜我们这么多的勇士。”
汪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叹了口气,开口安慰道:“井上先生仁义,却不想这中条三郎如此狼心狗肺,却不知此人如今何在?汪直愿意为井上先生生擒此獠,同时也能向王爷交代!”
井上五郎叹了口气,“他留在了嘉兴府,想必已经跟苏州卫混在一起了,以苏州卫的本事,想擒拿他,恐怕是难了。”
看着井上五郎脸上的落寞与无奈,再不复先前的张狂与狠厉,汪直的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但表面上,他还是跟着一叹,旋即安慰道:“无妨,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井上先生基地和钱粮尚在,重新发展,将来定能再度兴旺。若有用得着汪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井上五郎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却并未再多言语。
见状汪直也没多说,命人将他请下去休息。
等井上五郎离开,汪直又看向梅先生,皱眉道:“此番不仅没能达成王爷之目标,还折损了如此多的倭寇,该如何向王爷交代?”
已经换了条裤子的梅先生眉头同样死死拧着,此番王爷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拿出嘉兴一地繁华,得罪整个嘉兴士绅,乃是为了扭转整个局面。
如果不能成功,对王爷的大计都是有非常深远影响的。
但现在,倭寇暴露了,海宁卫暴露了,然后还没讨到一点好处,倭寇差点被全歼。
不仅没能给朝廷施加压力,从而让俞翰文归来,或者让齐政滚出江南,反倒送给了朝廷一个好大的借口。
你俞翰文在任的时候,打出过这等大捷吗?
齐政先在苏州主导苏州大捷,如今又主导了嘉兴大捷,都是歼灭真倭千人以上的,这铁打的事实之前,哪个不长眼的朝官还敢说让俞翰文回去主持江南军事?
同时,朝廷对齐政的放权和支持也会愈发顺理成章。
就说那新来的朝廷水师队伍,一来江南就立下这等功劳,能不对齐政死心塌地?
还有海宁卫如何处置,事情传开之后嘉兴士绅会如何看待.
一脑门子官司,都因为这场败仗而生了出来。
梅先生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咱们只能回报王爷,是福是祸,咱们当手下的,也只能承受着不是。”
汪直站起身,背着手走到船舱的窗户旁,年轻黝黑的面庞上,写满了忧心忡忡,“我现在担心的是,我的前途啊!”
他转身看着梅先生,“如果让朝廷的狗官占据了上风,许东投靠之外,又有了武昌卫的帮忙,那个钦差一定会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毕竟只要将我拔掉,王爷在海面上,就再无势力了。”
梅先生也认同了汪直的判断,觉得汪直一定是朝廷接下来的打击对象。
他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面孔,颇有几分为他的将来觉得惋惜之感,旋即想起来,若是越王败了,自己的下场也他娘的好不到哪儿去啊!
登时,他心头那点事不关己,幸灾乐祸的心思都没了,只想跟汪直一起执手相看泪眼。
汪直深吸一口气,转头看着梅先生,郑重道:“梅先生,如今之情况,若能重创许东和朝廷水师,江南之局兴许还有救,但若是再让那侯爷得胜,王爷的大计,恐怕真的就会有麻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