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请开海禁!(2 / 5)
“顾相,您放心,接下来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对!这个时候,也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咱们必须团结起来,站稳江南的位置,以待日后的东山再起!”
“顾相今日之言,如醍醐灌顶,让我等恍然大悟,也知晓了接下来之纲要,明日朝会以及今后该如何行事,请顾相吩咐!”
顾相对众人的反应十分满意,这才是他说这一大堆的目的。
“具体的行事咱们自然不可能在这儿说得明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输了就要老实点,认打认罚,低头做人。”
“贬黜我们的人,绝不反对;朝廷往江南安插外人,坚决支持;咱们之中的谁若是被陛下贬官、流放甚至直接下狱,老实认命,绝不要如之前一般,群起力保,也包括本相!东山再起之后,再相护救援便是。”
“总之,摆出归顺的态度,只要陛下不做那一件事,一切就都好商量!”
听着这话,众人疑惑地看向他,好奇着那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顾相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两个字:“开海。”
众人神色齐齐一凛。
六月十五,大朝会。
比起三日前的小朝会,来上朝的人多了许多。
不仅仅是制度需要,也是大梁高层们在这场关系未来朝堂格局的变局当中,需要亲临一线把握最新的消息。
宗室、勋贵、各派文官、各级武将,以及被特旨安排上朝的官员,将大殿塞了个满满当当。
“陛下驾到!”
随着童瑞的一声高呼,众人齐齐拜倒,山呼万岁。
这声音,比起齐政俘虏越王之前,宏亮整齐了好多。
新帝走上御座,看着下方的一颗颗人头,想到今日即将发生的种种,深吸了一口气。
“众卿平身。”
“谢陛下!”
随着多年不变的开场白,朝会也正是在议事之中,拉开了序幕。
“陛下,臣有本奏。”
兵部尚书韩贤率先闪身出列,“陛下,前往江南的内侍已经回转中京,根据他们对嘉兴大捷实情的复核,此战不仅没有伪造战果,虚报战功,甚至还有战功统计不全之事。事实证明,嘉兴大捷的确真实,我大梁将士在齐侯的统领下,取得了一场数十年未有之抗倭大捷!请陛下与中枢早日议定封赏,以鼓舞士气,激励各地军伍。”
白圭笑着道:“韩大人,你这话不准确啊,据本官所知,此番嘉兴大捷,苏州卫虽然英勇,但其中还有许多被收编的民兵青壮啊!”
韩贤连忙拱手,“白相说得是,臣正要向陛下建言此事。陛下,这些民兵青壮,皆是当初被越王胡作非为煽动又始乱终弃的家奴,齐侯手段高明,变废为宝,遴选其中青壮练兵以供驭使,方能成就此等大捷。”
“然这些人既有武勇,却无编无制,贸然解散又恐为祸一方,同时立下大功,于情于理又当赏赐,故臣斗胆,请陛下为他们设编,令其可为朝廷正军!”
听着白圭与韩贤这“拙劣”的一唱一和,不少人心头暗骂,但也无力反驳。
毕竟人家是真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对勋贵们而言,多个编制,就要多出一大堆的位置,总是好事。
对会头疼军饷的户部而言,户部尚书正是由白圭兼领,这是铁杆的帝党,在江南平定之后,可以预见的腰包鼓起,自然也不可能说什么。 ↑返回顶部↑
“对!这个时候,也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咱们必须团结起来,站稳江南的位置,以待日后的东山再起!”
“顾相今日之言,如醍醐灌顶,让我等恍然大悟,也知晓了接下来之纲要,明日朝会以及今后该如何行事,请顾相吩咐!”
顾相对众人的反应十分满意,这才是他说这一大堆的目的。
“具体的行事咱们自然不可能在这儿说得明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输了就要老实点,认打认罚,低头做人。”
“贬黜我们的人,绝不反对;朝廷往江南安插外人,坚决支持;咱们之中的谁若是被陛下贬官、流放甚至直接下狱,老实认命,绝不要如之前一般,群起力保,也包括本相!东山再起之后,再相护救援便是。”
“总之,摆出归顺的态度,只要陛下不做那一件事,一切就都好商量!”
听着这话,众人疑惑地看向他,好奇着那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顾相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两个字:“开海。”
众人神色齐齐一凛。
六月十五,大朝会。
比起三日前的小朝会,来上朝的人多了许多。
不仅仅是制度需要,也是大梁高层们在这场关系未来朝堂格局的变局当中,需要亲临一线把握最新的消息。
宗室、勋贵、各派文官、各级武将,以及被特旨安排上朝的官员,将大殿塞了个满满当当。
“陛下驾到!”
随着童瑞的一声高呼,众人齐齐拜倒,山呼万岁。
这声音,比起齐政俘虏越王之前,宏亮整齐了好多。
新帝走上御座,看着下方的一颗颗人头,想到今日即将发生的种种,深吸了一口气。
“众卿平身。”
“谢陛下!”
随着多年不变的开场白,朝会也正是在议事之中,拉开了序幕。
“陛下,臣有本奏。”
兵部尚书韩贤率先闪身出列,“陛下,前往江南的内侍已经回转中京,根据他们对嘉兴大捷实情的复核,此战不仅没有伪造战果,虚报战功,甚至还有战功统计不全之事。事实证明,嘉兴大捷的确真实,我大梁将士在齐侯的统领下,取得了一场数十年未有之抗倭大捷!请陛下与中枢早日议定封赏,以鼓舞士气,激励各地军伍。”
白圭笑着道:“韩大人,你这话不准确啊,据本官所知,此番嘉兴大捷,苏州卫虽然英勇,但其中还有许多被收编的民兵青壮啊!”
韩贤连忙拱手,“白相说得是,臣正要向陛下建言此事。陛下,这些民兵青壮,皆是当初被越王胡作非为煽动又始乱终弃的家奴,齐侯手段高明,变废为宝,遴选其中青壮练兵以供驭使,方能成就此等大捷。”
“然这些人既有武勇,却无编无制,贸然解散又恐为祸一方,同时立下大功,于情于理又当赏赐,故臣斗胆,请陛下为他们设编,令其可为朝廷正军!”
听着白圭与韩贤这“拙劣”的一唱一和,不少人心头暗骂,但也无力反驳。
毕竟人家是真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对勋贵们而言,多个编制,就要多出一大堆的位置,总是好事。
对会头疼军饷的户部而言,户部尚书正是由白圭兼领,这是铁杆的帝党,在江南平定之后,可以预见的腰包鼓起,自然也不可能说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