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搏命的江南党,皇帝的后手(2 / 5)
他抬头之时,腰背挺直,仿佛视死如归般扫了一遍殿内诸臣,“诸位,开海之议,在这个殿中,不是第一次了,为什么从来没获得通过?”
“就是因为,这开海之议,看似利国利民,实则深藏祸患!太祖禁海,非为闭塞,乃因海疆倭寇不绝、流民泛海为盗,稍有松懈便会致祸乱。也正因此,江南如今虽有倭患之忧,但尚能安心经营,而成今日冠绝天下之繁华。这海禁之重,可见一斑!”
“今齐侯大才,先有抗击倭寇之捷,后有降服海寇之功,然倭寇依旧窥伺于海面,诸夷仍有匪船游弋,若开海通商,商贩混杂,难保无奸人勾连外寇,重蹈当年倭寇登陆祸乱覆辙!”
“这些豪商托百姓之名请命,实则重利轻义,朝廷若许通商,必哄抬物价、盘剥百姓、压榨劳工,届时沿海百姓非但无利,反遭其害。”
他看向白圭,“白相执掌户部,在意国库充盈,财政安稳,这无可厚非,但却断不能饮鸩止渴,以海疆之安危,换取一时之钱财!”
一番话,说得殿内议论声大作。
而他如此鲜明的态度,也仿如一声冲锋号。
剩下的江南党人也豁出去了,连声附和。
“顾相所言极是,祖宗之法不可废,海禁乃大梁海防根基,动则生乱!”
“正因海禁得保安稳,方有江南如今之繁盛,陛下断不可轻信无知之言!”
在这一刻,他们也做出了决定。
海禁,是江南的命脉,为了江南的未来,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现在!
瞧见这一幕,不少人都震惊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些江南人,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扪心自问,如果是他们在当下这种局势,这种大势已去,自己命门还被朝廷攥着的情况下,朝廷说啥他们都是不敢反对的。
但这些江南人竟然能豁得出去,而且还是团结起来,集体豁出去了。
活该他们江南这些年执朝廷之牛耳啊!
龙椅上的新帝虽然神色平静,但心头也颇为震惊。
在齐政离京前的推演,以及后续齐政在关于开海的密信之中,齐政都提到了这是江南朝臣死穴,无论形势如何,他们都会抱团对抗。
他一直是有些将信将疑的,尤其是这几日瞧见江南党人得知越王势力被连根拔起之后那噤若寒蝉的样子,他更是觉得齐政这一回终于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了。
没想到,今日的朝会,还真让齐政说中了,也真让自己开眼了。
这帮人,竟然有着如此的胆识。
往日里从来都是当缩头乌龟,几次都没抓着对方把柄的顾相,这一回义无反顾地率先冲锋。
而那些本来已经在自己面前乖巧下来的江南党人也紧跟着撕下了伪装,露出了困兽犹斗的獠牙。
如果自己全无准备,没有后手,以为拿下了越王万事大吉,就这么悍然地试图开海,那恐怕接下来朝堂会有一番腥风血雨,而开海要出成绩恐怕也会面临巨大的波折。
好在自己还有齐政,好在自己还有后手。
在他的思量间,下方的争吵还在继续。
“顾相此言,何其谬也!”
白圭的反驳立刻到来,“先前禁海,皆因国朝初立,水师孱弱,前朝余孽与海寇、倭寇蹿游于海上。然今齐侯已领精锐之师,取得抗倭大捷,一举扫平南京、浙江倭寇,海上如许东等巨寇或降或诛,何惧外寇?”
“至于流民,若开海通商,可设船坊、建市舶司,吸纳沿海百姓务工,非但不致为盗,反能安民生,此乃‘堵不如疏’,顾相岂会不知?” ↑返回顶部↑
“就是因为,这开海之议,看似利国利民,实则深藏祸患!太祖禁海,非为闭塞,乃因海疆倭寇不绝、流民泛海为盗,稍有松懈便会致祸乱。也正因此,江南如今虽有倭患之忧,但尚能安心经营,而成今日冠绝天下之繁华。这海禁之重,可见一斑!”
“今齐侯大才,先有抗击倭寇之捷,后有降服海寇之功,然倭寇依旧窥伺于海面,诸夷仍有匪船游弋,若开海通商,商贩混杂,难保无奸人勾连外寇,重蹈当年倭寇登陆祸乱覆辙!”
“这些豪商托百姓之名请命,实则重利轻义,朝廷若许通商,必哄抬物价、盘剥百姓、压榨劳工,届时沿海百姓非但无利,反遭其害。”
他看向白圭,“白相执掌户部,在意国库充盈,财政安稳,这无可厚非,但却断不能饮鸩止渴,以海疆之安危,换取一时之钱财!”
一番话,说得殿内议论声大作。
而他如此鲜明的态度,也仿如一声冲锋号。
剩下的江南党人也豁出去了,连声附和。
“顾相所言极是,祖宗之法不可废,海禁乃大梁海防根基,动则生乱!”
“正因海禁得保安稳,方有江南如今之繁盛,陛下断不可轻信无知之言!”
在这一刻,他们也做出了决定。
海禁,是江南的命脉,为了江南的未来,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现在!
瞧见这一幕,不少人都震惊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些江南人,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扪心自问,如果是他们在当下这种局势,这种大势已去,自己命门还被朝廷攥着的情况下,朝廷说啥他们都是不敢反对的。
但这些江南人竟然能豁得出去,而且还是团结起来,集体豁出去了。
活该他们江南这些年执朝廷之牛耳啊!
龙椅上的新帝虽然神色平静,但心头也颇为震惊。
在齐政离京前的推演,以及后续齐政在关于开海的密信之中,齐政都提到了这是江南朝臣死穴,无论形势如何,他们都会抱团对抗。
他一直是有些将信将疑的,尤其是这几日瞧见江南党人得知越王势力被连根拔起之后那噤若寒蝉的样子,他更是觉得齐政这一回终于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了。
没想到,今日的朝会,还真让齐政说中了,也真让自己开眼了。
这帮人,竟然有着如此的胆识。
往日里从来都是当缩头乌龟,几次都没抓着对方把柄的顾相,这一回义无反顾地率先冲锋。
而那些本来已经在自己面前乖巧下来的江南党人也紧跟着撕下了伪装,露出了困兽犹斗的獠牙。
如果自己全无准备,没有后手,以为拿下了越王万事大吉,就这么悍然地试图开海,那恐怕接下来朝堂会有一番腥风血雨,而开海要出成绩恐怕也会面临巨大的波折。
好在自己还有齐政,好在自己还有后手。
在他的思量间,下方的争吵还在继续。
“顾相此言,何其谬也!”
白圭的反驳立刻到来,“先前禁海,皆因国朝初立,水师孱弱,前朝余孽与海寇、倭寇蹿游于海上。然今齐侯已领精锐之师,取得抗倭大捷,一举扫平南京、浙江倭寇,海上如许东等巨寇或降或诛,何惧外寇?”
“至于流民,若开海通商,可设船坊、建市舶司,吸纳沿海百姓务工,非但不致为盗,反能安民生,此乃‘堵不如疏’,顾相岂会不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