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诗成达府】,《望庐山(4 / 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今日,他竟真的,离那“秀才”二字,只差最后一步!
  窗外雨势渐歇,一缕微光刺破乌云。
  就快看到希望了!
  白发老童生深吸一口气,开始砚墨,枯瘦的手腕持墨条,却比任何时候都稳。
  铜锣再响,衙役们宣读完判卷,将黜落的众童生们清点送出府院考场。
  夜色渐沉。
  八百童生,已去五百。
  整个府院的考舍间,灯火稀疏如星,七八座才亮一盏。
  那些被黜落的考舍,漆黑一片,像被生生剜去的眼睛,空洞地瞪着夜空。
  ——剩下的三百人,提笔蘸墨,迎战江州府试终场。
  烛火摇曳,映着一张张紧绷的童生脸庞——
  有人咬牙奋笔,额角沁汗。
  有人闭目凝神,指节叩案。
  亦有人盯着烛芯,怔怔出神,似在回想这半生寒窗苦读的艰辛。
  夜风穿廊,卷起几页废稿,沙沙作响。
  那些被黜落,离开府院考场的五百名童生,此刻何在?
  是蜷缩在客栈痛哭?是醉倒在酒肆骂天?还是默默收拾行囊,准备三年后再战?
  无人知晓。
  江州府院的考场内,唯剩笔锋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一两声压抑的咳嗽。
  府院大堂,烛火摇曳。
  周山长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扫过三百考舍。
  他沉吟片刻,道:
  “江州府试考题三:
  本君昔日中举之后,与三五友人,一起游学荆州道柴桑县。写下一首诗,乃平生最佳之出县诗作。
  《柴桑行》
  [柴桑古渡口,刈麦向庐丘。
  山影吞江雾,日轮碾石流。
  老牛驮稚子,短褐裹银头。
  忽闻樵斧落,惊起旧时鸥。]
  现,诸生以[柴桑]为题,赋诗一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