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十篇【达府】,翰林震撼!(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呵,这掌柜的怕是不知道,江兄的文章都是出县、达府级!
  “掌柜的,这《江南雅集》在何处收稿?”
  韩玉圭收起折扇,正色问道。
  老掌柜只当他们刚才是玩笑,捋了捋胡须,朝秦淮河方向一指:“顺着这条街走到头,拐角处小巷,那间挂着‘江南书社'匾额的就是。
  门口摆着个檀木投稿箱,诸位相公若有佳作,投进去便是。”
  “多谢!”
  暮色渐沉,众人逛罢街市,兴尽之后,回到金陵客栈。
  江行舟独坐厢房窗前,就着一盏油灯,将往日所作的十篇诗词一一誊抄在雪浪笺上。墨迹未干,便已透着隐隐文气。
  他仔细卷好诗稿,趁着月色来到江南书社的门前。
  那檀木投稿箱上雕着梅兰竹菊,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江行舟将文章轻轻投入,听着“嗒”的一声轻响。至于能被刊登几篇,他倒是没有太在意。
  更深露重,江南书社内仍亮着璀璨灯火。
  翰林学士周敦实端坐案前,皓首白发,一袭青衫被烛光映得微微泛黄。
  他本是朝廷翰林,辞官致仕归隐后,便在江南道金陵城担任了《江南雅集》的总编,扶持江南道的学子。
  他指尖轻点着案上堆积如山的文稿,眉宇间透着几分倦色,却掩不住眼中的专注。
  《江南雅集》选稿之严苛,江南道人尽皆知。
  刊载文章的最低要求,必须是叩镇。不过,入刊的叩镇很少,千篇选一。必须有极大潜力,才可能被他看中。
  [叩镇]诗如果刊登在上面,肯定可以轻松突破[出县]。
  想要走后门,几乎不可能.要动用多大的脸面,才能让翰林学士,将一篇不合格的诗词文章,出现在《江南雅集》里面。
  “本月可以刊登,共五十四篇.”
  周敦实低声自语,将筛选出的达府、出县、叩镇级文章逐一归整。
  这些皆是自江南道乃至天下各道,文士投稿,精心整理的佳作,文气流转间,隐约可见大周顶尖才子的锦绣才思。
  当然,也不仅限于文章,[出县]以上的画作、琴曲、棋谱等文人八雅,一样可以刊登入《江南雅集》。
  “这篇不错!”
  他提笔蘸墨,在每篇文章旁细细批注。
  朱砂小楷如行云流水,或点明章法精妙,或剖析立意深远——皆是盼着江南学子能借此领悟文章三昧,写出自己的好文章。
  窗外,更鼓沉沉,周敦实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忽见案角还堆着一些未阅的投稿。
  周敦实轻叹一声,却又郑重地取过案上文稿,看看是否还有明珠遗漏
  “大人!”
  雕木门忽被推开,带进一阵夜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