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金陵十二家诗会,即兴赋诗 !(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只要金陵十二家同气连枝,联手封杀!
  令杨氏暗控《江南》书刊,王谢顾陆四大望族掌一切文会清议,不让其再有扬文名的机会。
  江行舟纵有薛国公府撑腰,也寸步难行!”
  他唇角微扬,笑意森然:“日后但凡他出席的文会,我金陵子弟即刻离席,谁敢近他半分?
  薛国公府再势大,终究是勋贵,与我江南士族本就不是一路人,也无需在乎是否得罪薛国公府。
  文坛争斗,官场排挤,向来如此,屡见不鲜,他们又能如何?”
  顾雍指节微屈,眸色沉沉,尚在全盘算计。
  顾庆阳冷笑一声,眼中尽是讥诮:“如此一来,江行舟唯一能做的,便只剩下埋头写诗作词!”
  “可即便他能写出[达府]之作,又能如何?
  金陵乃江南道的首府,文风鼎盛,[达府]诗词虽能载入文庙,却无钟鸣之声,谁人知晓?
  纵有惊世之才,若无各大书刊、大小文会进行传颂,终究如明珠蒙尘,无人得见!”
  他指尖轻叩案几,声音渐厉:“唯有[鸣州]之作,方能引动文庙五响,声震江南!
  到那时,无需书刊传颂,江南道自是人人都能看到他的文章,知晓他的文名!”
  “可——”
  顾庆阳忽而嗤笑,眼中尽是轻蔑,“文章[鸣州]?谈何容易!
  《江南雅集》每月投稿诗词万千,刊载五十余篇,[鸣州]以上文章,也不过一二篇,且多为翰林学士所作!”
  他缓缓起身,袖袍拂过石案银杏叶,声音森寒:“只需压他两月,断他登刊、文会之路,让他在[江南四大才子]、秋闱之前,再无扬名之机!”
  “待到两月之后,[江南四大才子]评定已定,秋闱结束,世人只会道他‘江郎才尽,昙一现’!”
  “至于评定之后?”
  顾庆阳唇角微勾,笑意冰冷,“[江南四大才子]每三年一评,他若想再争此名,至少也得再等三年!”
  “而秋闱过后,无非两条路——”
  顾庆阳竖起两根手指,又缓缓收起,“他若中举,明年必定离江南,赴京赶考。自然也不会留在江南金陵城,跟我等争夺江南文坛的文名!”
  “若不幸落第”
  他忽然低笑出声,声音里带着刺骨的讥讽,“给他扣上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头,他还有何颜面留在金陵?怕是连江州都不敢回,只能灰溜溜躲到哪个穷乡僻壤去舔伤口。”
  “三年后——”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眸中锋芒毕露,“到那时,谁还会记得一个被江南文坛遗忘的‘昙一现'才子?
  今日《江南》刊载的十篇达府文章,只会是他江郎才尽的证明!”
  顾雍负手立于庭中,沉思良久,眸中暗芒流转。
  不错!
  顾庆阳这番谋划算计,确实滴水不漏,极其缜密,无懈可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