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因笑王谢诸人,也学英雄涕(9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起塞北道将士们冻裂的铠甲,岭南道军中发霉的粮草,不由慨叹。
  莫说半年军需,便是鏖战十年也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
  这一夜,不仅砸开了江南门阀世家的金库,筹足了江南十万大军出征太湖妖庭的军需,更让这些盘踞江南千百年的本地门阀世家,第一次低下了傲慢的头颅。
  此番募捐,江行舟这少年居功至伟,干的太好了!
  “好一个江行舟!”
  韦观澜抚掌而叹,眼中精光闪烁。
  当初学政杜景琛,向他举荐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时,他不过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思——一个弱冠秀才,在金陵王谢这等千百年世家的威压下,掀起什么风浪?
  却不想,这少年郎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
  一篇《乌衣巷》如寒刃出鞘,字字诛心;
  一篇《念奴娇·登多景楼》似惊涛拍岸,句句见血!
  两首[鸣州]嘲讽诗作,恐怖如斯!
  竟将盘踞金陵千百年的王谢两大门阀,生生压弯了脊梁!
  他们连江行舟的嘲讽文章都抵挡不住,更别说抵抗刺史、学政的铁腕!
  “以诗为剑,以文为锋!”
  韦观澜心中沉吟,摩挲着手中账簿,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仍在发烫:“一夜之间,不仅筹足江南十年税赋,更破了江南门阀千百年的铁幕!”
  韦观澜忽然想起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这气运之燕,果真是飞入寒士之家——昔日有谢玄这等少年英雄,今有江行舟这江南第一才子。
  夜幕。
  金陵文庙的钟声在金陵城的数百里天空,悠悠回荡。浩浩荡荡的钟声,惊动了整座金陵城的百姓。
  雷鸣止息后,漫天乌云散去,露出一轮皎洁明月。
  韦观澜长身而起,负手立于多景楼,窗畔,衣袂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
  他心中感慨万千,豪气顿生——此次募捐大获成功,所得远超预期十倍有余,不仅太湖之战军资无忧,更可惠泽江南百姓。
  广施政策,改善江南道百姓民生。
  这意味着,他很有希望在江南道刺史一任上,做出极为醒目的政绩,重返朝堂,再升迁一阶。
  他的目光掠过那个清瘦的少年身影,
  江行舟这少年,值得提携!
  日后,他重返京城朝堂,进入三省六部,定要在官场上提携江行舟一把,以回报今日之情分。
  江行舟的文章才情,惊才绝艳,说不定能考中进士及第,步入翰林院,必定是前途无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