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南道品阶最高,最好的实习官缺,果然被解元和亚元,二人当仁不让的选走了。
  他这个金陵十二家谢氏嫡系子弟,竟要滚去县城,乡野之地?
  那些江阴县、太仓县衙的青苔台阶,怕是连他谢氏门阀大门前的拴马石都不如!
  指不定县衙里,还有硕鼠虫蚁出没!
  一想到此,他就浑身不自在。
  “学生谢栖鹤,请任太仓县主薄。”
  鎏金香炉中的线香已燃至末尾,青烟袅袅散尽。
  甲榜的举人们选的早,陆续领了县衙的铜印,虽不及州府风光,好歹还算体面——曹安得了江阴县主薄,陆鸣领了太仓县丞,二人捧着官牒退至一旁,神色尚算从容。
  轮到乙榜时,堂内的空气便凝滞了几分。
  “乙榜举人,上前择职——”
  剩下的职位已如残羹冷炙:钱塘县典吏、六房吏、县学政教谕、嘉兴府县驿丞协理……连正经官衙的差遣都算不上,不过是些清汤寡水的杂职。
  几个乙榜举人攥着官凭,指尖发白,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些实习差遣。
  而最后的丙榜举人,更是惨淡。
  “丙榜举人,顾知勉——”
  顾知勉抬眼望去,柳明川的玉简名簿上仅剩的职位,皆是些镇级官缺,从九品镇巡检、乡学训导之类的芝麻小吏。
  他苦笑一声,闭眼随手一指。
  “学生……领周庄镇教导一职。”
  话音落下,堂内隐隐传来几声压抑的叹息。
  不去?
  不行。
  没有这半年的“观政”经历,明年春闱,连进京赶考的资格都没有。
  顾知勉接过那张薄如蝉翼的委任状,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心头蓦地一阵酸楚——自己捧着的,不过是一张通往仕途的、最卑微的入场券。
  他攥着这张纸,仿佛已看见自己的未来:若来年春闱不中进士,在朝廷吏部候缺时,怕也只能等到这样的微末小职。
  而后便是一二十年的蹉跎,在县衙里熬资历、等转迁。
  五十岁时若能撞上大运,或许能补个府衙的闲职,最后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默默致仕。
  到那时,他这一生,也不过是大周官场角落里的一粒尘埃,风一吹,便散了。
  夕阳西沉,暮色渐染金陵。
  随着最后一名丙榜举子领了委任,这场持续整日的文位大典终于落幕。礼官高唱一声:“新科举子,游街——!”
  霎时间,鼓乐齐鸣,旌旗招展。
  解元江行舟换上一袭举人新袍,腰携举人文剑,挂鱼符,胯下白马银鞍,当先策马而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