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赴京赶考,满城相送!(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墨落宣纸,字字生光。
  《左传》经文在笔下流淌,青玉般的才气如烟似雾,却只耗去他自身一分才气。
  其余九分才气,由这[阴阳鱼砚台]墨液可以提供,极大节约了才气。
  这对他写大长篇的诗词文章,大为有利!
  光阴似水,
  岁月如梭。
  随后的日子,江行舟每日都是雷打不动的章程——
  卯时初刻便踏着晨露,往刺史府点卯,
  早晨在金陵城的街巷间转悠一二个时辰,体察民情,街巷烟火。
  余下的光阴便尽数锁在金陵客栈内闭门读书。
  府衙里的老吏们都晓得,
  这位挂着实习司马官衔的年轻人,对寻常官场历练得心应手,没什么能拷问住他,此时心思全系在来年春闱上。
  他们自然也不再将那些重要的公文簿册过他的手,浪费他的时间。
  江南道虽有常有各色文会、诗会。
  但江行舟也借口闭门读书,没有再去参与——他的各色封号实在是拿的太多了,其余的还是留一点给别人吧,都抢了容易遭人恨。
  对此,江南道也无士子敢再诋毁半句,说出江郎才尽的诳语。
  他们已经彻底的领教了江行舟的实力——没有最强的诗篇,只有更强的诗篇!
  江行舟的诗词文章,总是在超越他自己!而他身后,整个江南道,早已经无人能望其项背!
  这是近乎碾压一般的巨大优势!
  根本无人,敢于发起挑战!
  甚至,有江南士子发出悲鸣——
  “你若不学诗,见江郎如井底之蛙望明月!
  你若学诗,见江郎如蚍蜉见青天!”
  江行舟只要参加文会,这各种文会魁首定然是没有他们的份,
  他们也是被打怕了,心中唯有寄望江司马别来参加文会。
  如此,他们才能分润到一些文会的文名。
  一晃。
  数月光阴倏忽,转眼已是霜降。
  北风卷着霜气越过长江,直入江南地界,将金陵城染成一片素白。
  刺史府的青瓦、檐角、阶前,白露凝作寒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