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文庙!大周十道解元!(4 / 6)
江行舟的这副冷淡态度,拒人千里之外,并未引起众举人诧异。
四周围观的举子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这位江南解元若是今科能状元及第,考中状元、榜眼、探。按大周祖制,最差也是个翰林院修撰,直入翰林学士之列。
比起寻常进士,外放州县为官,经历漫长的仕途考核和晋升,何止云泥之别?
人群中传来几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谁人不知诸侯王最爱结纳寒门才子?
只是今日在这文庙门前,一个敢对世子不假辞色,一个却要折节下交,倒是一出好戏。
江行舟垂眸拂去袖上霜。
非翰林不入殿阁!
翰林清贵,历来是宰辅之基,三省六部尚书、侍郎之选。
莫说诸侯世子,便是琅琊王亲至,也不敢对大周未来的殿阁大臣甩脸色。
这道理,在场诸生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片刻。
人群突然再次骚动起来。
但见一名青年大步踏雪而来,玄色锦袍上金线暗纹在晨光中流转,腰间玉带映着雪色,竟比琅琊世子还要夺目三分。
他身形挺拔如苍松,眉宇间英气逼人,所过之处,举子们不由自主让开一条路来。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
声浪如潮,李仪光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朗笑着迎上前去:“元奎兄!”
“世子。”
李元奎抱拳还礼,腕间一枚古朴的青铜文宝护腕随着动作泛出幽光——那是陇西李氏嫡系,才配佩戴的祖传之物。
角落里,一些举子交头接耳:“瞧见他腰间那方蟠龙玉带没?听说是琅琊王府设宴,琅琊王亲手所赠。”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这是投靠了琅琊王?”
“嘘,勿要乱说——”
年长些的举人连忙制止,“陇西李氏乃五姓七望,极为庞大!李元奎这一脉祖上出过宰相。
这般门第,岂会屈就诸侯王府?
不过是琅琊王的远支姻亲,给世子几分薄面罢了。”
江行舟冷眼旁观,注意到李元奎虽然言笑晏晏,但始终与琅琊世子保持着三步距离——这是世家子刻在骨子里的分寸。
大周各道解元,多是这般门阀、望族出身,诸侯王想招揽他们,难如登天。
陆陆续续。
洛京文庙前,愈发热闹起来。 ↑返回顶部↑
四周围观的举子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这位江南解元若是今科能状元及第,考中状元、榜眼、探。按大周祖制,最差也是个翰林院修撰,直入翰林学士之列。
比起寻常进士,外放州县为官,经历漫长的仕途考核和晋升,何止云泥之别?
人群中传来几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谁人不知诸侯王最爱结纳寒门才子?
只是今日在这文庙门前,一个敢对世子不假辞色,一个却要折节下交,倒是一出好戏。
江行舟垂眸拂去袖上霜。
非翰林不入殿阁!
翰林清贵,历来是宰辅之基,三省六部尚书、侍郎之选。
莫说诸侯世子,便是琅琊王亲至,也不敢对大周未来的殿阁大臣甩脸色。
这道理,在场诸生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片刻。
人群突然再次骚动起来。
但见一名青年大步踏雪而来,玄色锦袍上金线暗纹在晨光中流转,腰间玉带映着雪色,竟比琅琊世子还要夺目三分。
他身形挺拔如苍松,眉宇间英气逼人,所过之处,举子们不由自主让开一条路来。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
声浪如潮,李仪光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朗笑着迎上前去:“元奎兄!”
“世子。”
李元奎抱拳还礼,腕间一枚古朴的青铜文宝护腕随着动作泛出幽光——那是陇西李氏嫡系,才配佩戴的祖传之物。
角落里,一些举子交头接耳:“瞧见他腰间那方蟠龙玉带没?听说是琅琊王府设宴,琅琊王亲手所赠。”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这是投靠了琅琊王?”
“嘘,勿要乱说——”
年长些的举人连忙制止,“陇西李氏乃五姓七望,极为庞大!李元奎这一脉祖上出过宰相。
这般门第,岂会屈就诸侯王府?
不过是琅琊王的远支姻亲,给世子几分薄面罢了。”
江行舟冷眼旁观,注意到李元奎虽然言笑晏晏,但始终与琅琊世子保持着三步距离——这是世家子刻在骨子里的分寸。
大周各道解元,多是这般门阀、望族出身,诸侯王想招揽他们,难如登天。
陆陆续续。
洛京文庙前,愈发热闹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