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筹备(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上栽有露水,成活率更高,也没中午那么热。”
  陈家芳戴着防露水的袖套,脸上没有早起的疲乏,来回走动时,和陈家志解释了一句。
  陈家志又问:“易哥哪去了?”
  “在冷库那边吧。”陈家芳说:“要收菜了,今天准备的东西还不少。”
  相比江心菜场,增城基地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而且泡沫箱厂、冷库、道路沟渠、水电等还获得了政策补贴。
  此外,建基地每亩也有400元补贴,这和在从化投资的从玉菜场大致在同一水平。
  但在基础设施上,合利农业获得的支持明显更大,也让基地起步建设水平更高。
  不过进步空间仍旧很大。
  菜场依旧没能实现全自动化微喷灌,只是在菜田设计时留有余地。
  等洪中联系的厂家拿出最便宜的方案后,便能直接用上。
  还有基地里的‘插户’、道路硬化等等都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这些都得等合利农场盈利后再来慢慢完善。
  “有点乱,要捋顺还需要点时间。”
  到冷库时,易定干正安排人打扫卫生,盘点物资,现场乱哄哄的。
  陈家志给易定干递了支烟,“乱无所谓,只要菜场能快速出菜,一切都可以慢慢完善。”
  “你能理解就好。”
  易定干不由松了口气,他心里压力一直不小。
  从小菜农到管理3000亩大基地,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而且还是从头开始建基地,只拉了几个骨干过来,就直接开干。
  如果要把一切都捋顺再种菜,时间和资金压力会非常大。
  易定干的想法很朴素,抓主线,先把菜种出来,有问题再解决问题。
  有了收入入账,一切问题都能慢慢解决。
  这一套陈家志很熟。
  前世刚单干时,他就从易定干身上学了这招。
  兜里钱不够,又想单干,于是他和李秀租了一个果园地,在果园行间种菜,租金每亩只要一百多元。
  果园行间全是半人高的杂草,但从租地到出菜,陈家志只用了一个月。
  出菜时地都还没完全开荒,但有了菜卖后,资金就一点点充裕了。
  那块地他租了9个月,买了第一辆面包车,也存下人生第一个10万。
  随后每次开新基地时,他都养成了速成的习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