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一锤定音!(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觉得这是匠人之学,有辱斯文,离经叛道。
  但是现在,在皇帝说宣布了这个新的召令,立刻就将这些人的偏见,和一些所谓的坚持,都给破除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儒家为什么能够兴盛?而天下之间的许许多多的人,为什么又对其情有独钟?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家的学问,能够和做官这些进行挂钩。
  通过学习儒家的学问,能够从中获得切实的好处。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会有无数人为之趋之若鹜。
  况且,当今的皇帝已经把科考停了好几年了。
  这些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翘首以盼,盼着皇帝能够早点恢复科考。
  从而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凭借着他们的学问,一跃而起。
  这个时候皇帝宣布要重开科考,虽然学问需要以新学为主,但是这终究不还是开了科考吗?
  不还是给了他们做官的机会吗?
  很多人会说洪武朝的官,狗都不做。
  可实际上做官的诱惑还是特别大。
  而且,哪怕因为老朱的种种规定,这些做官之人的日子,没有以往那般的逍遥。
  却也足可以超越许许多多的人了。
  当初五代十国之时,南面的一个小国家的皇帝,因为自己被狗咬了一口,成为了事实的太监。
  心理越发的不平衡,以至于为之扭曲起来。
  他下达了个命令,想要做官,必须先给自己来上一刀,也成为太监才行。
  可就算是在这等严格的条件之下,依旧还是有许多人,不惜纷纷对自己动刀子,然后去当官。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当官的吸引力有多大!
  可以说,在朱元璋把这个杀手锏拿出来之后,直接就起到了一锤定音的结果。
  新学至此彻底的站稳跟脚。
  今后不会再出现什么反复。
  只要老朱能够多活上一些年,能够坚持以新学进行开科取士。
  这件事情能够坚持个一二十年,那么今后就不会有人能够翻得动了。
  更不要说,老朱还有很多年头能活,而今后继位的太子朱标,也对于这个事儿非常的认同。
  朱雄英现在也没事了,就会被梅殷带着授一些课,打小就接触这些新知识,新东西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且不说今后会不会有人想要继续反对新学,为儒学翻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