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群臣大多没法开口,即便是此刻被那高亢的动静,弄得极为精神,此刻也是有些迷茫。
  陛下,这个事我们也不知道啊?
  也就是在此刻,冯去疾出声道,“陛下,路不通,则法不明,法不明,则国不正,今天下一统,即将定文舒意,万里山河同用一字,那行也当如此,可紧密于一处,上下通达,疑难自解。”
  【好家伙,还真是!】
  【只是这个不是大秦高速公路,而是全国网是吧?】
  【不过说起来这玩意不应该是和书同文、车同轨、反正就是那个五伦一起上路的吗?】
  【陛下那可是说一不二,定下来的事情,可谓是雷厉风行啊。】
  嬴政:……
  你是不是在内涵朕?!
  此时此刻,嬴政感觉自己甚至可以把他说的东西和他本人分开了。
  但是仔细想想……
  好像也不行。
  事实上就眼下这件事都和他脱不开干系。
  如果可以间歇性不说话就好了。
  但是这种事情,只能想想了。
  自打那个收天下兵的事开始,因为不是一刀下去所有一起收了,在细分之下,就导致工作量剧增。
  秦吏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人掰成六个人用,而且地方官府也养不起那么多秦吏,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还得缓步慢慢来。
  别的不说,就说收天下兵这件事,农具首先不在其中、礼器不在其中,唯一要收起来的就是纯粹的刀刃了。
  刀刃谱图这东西散发下去,到各郡,郡下再想办法抄录。
  中间就导致了不少的空隙。
  大多数人没来得及做什么,东西就已经被扣押了,但是也有人趁着这个空隙,直接试图用最快的时间把兵器融了再铸,在官府登记造册为农具。
  因为过多的农具占地面积很大,但若不完整,就不是造册的农具了。
  折腾来,折腾去,就这么一件事,硬生生导致了地方农具的价格竟然下来了不少。
  即便是那只是众多兵刃的一部分。
  别人不说,作为掌管农事的治粟内史,对于这些数额,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赶紧就禀告给了始皇帝。
  当把这件事禀告上去后,始皇帝嬴政也是有些意外,虽然是上有计策,下有对策,但是不得不说这也是有利于国家的事,甚至可与预料到,明年的赋税大抵都能够提高了不少。
  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有些利用规则的意味,以及提前探听的意思在,但是总体还属于圈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
  嬴政其实对于这种因为繁琐以至于有些透风的局面,并不喜欢,但是这个结果……
  好处和隐患并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