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算不如天算(7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袁树珊给了一句话,回来的路上祖爷仔细揣摩,不知是忠告还是谶语:帮派越大,造业越深,无他,因果也。
  后来,祖爷没有造访韦千里,也没打扰徐乐吾。祖爷已经找到答案了。从此,他开始布局,布人生最后一局。
  1947年的时候,袁树珊先生在沪报上发表文章《论算命》,祖爷看后,更是无尽感慨。
  命者,先天之造也;运者,八步之行也。命,五行承载,四柱演算,入大运则阴阳互易,遇流年则干支转化,盖大运如所到之地,流年如所遇之人,内外作用,辩证之法也。
  命可算,亦不可算。可算者,阴阳推理也,不可算者,因果定律也。算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推命之法以达趋吉避凶之目的,术数风靡当世,此独一原因也!然何以趋吉避凶?命可改乎?余事术数三十余年,尝以风水、名号、符咒等法为人趋吉避凶,终其结果,疗效甚微!
  何故?风水抵不过人心,神通大不过业力。
  风水、符咒乃外因,为辅为末,个人修行为本为纲,乃内因。心性毒坏之人,无论如何调整,命运终不会好,如某人花银几百两遍寻风水旺地,却始终不可得;而心性善良之人却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居住于最旺之格局中,此谓: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
  《易经》乃上善之书,书中包含做人之道,世人只需明白做人之道理,便可趋吉避凶、遇难呈祥,大可不必绕个弯子以风水、符咒、起名等旁门左道修命改运。一心向善,刀山自消熔,满心清净,火海自枯竭!
  善易者不占,吾天命之年方知此理,今倚老卖老,嘱予后生,前车后辙,世人自窥,唯愿后来大贤多开易理之说,少弄方术之伎,此方不辱圣贤之意……
  袁树珊说到做到。晚年时,他的儿子袁福儒想跟他学算命,袁树珊正言相告:“我有两套衣钵,一套算命,一套医学,我死后,你把算命这套衣钵砸烂烧掉,继承我的医学!”
  袁福儒很听话,从此不再沾染半点命理,一心向医,后来留学日本,继续学习医术,再后来旅居美国,开设中医院,救死扶伤,弘扬国医,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民国四大算命先生,韦千里晚年用《易经》炒股,赔得几乎倾家荡产,徐乐吾心脏病猝死,祖爷生死不明,唯袁树珊体面退场,盖因袁树珊是最早认识到算命是造业的人,所以及时收手,消业解灾。
  戴笠起名与戴笠之死
  几日后的一个早晨,三坝头正坐堂算命,一个戴着鸭舌帽的人低头走了进来。
  “先生想问什么,婚姻?财运?官运?”三坝头打了个哈欠说。
  那人依旧低着头,压低嗓门,说:“想问你家祖爷是否还健在?”
  “嗯?”三坝头顿时清醒了,“你是……”
  那人慢慢抬了抬帽子,三坝头看清了,大惊:“曾教头!”
  “快随我到后堂!”三坝头看了看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低声说。
  后堂里,祖爷正在品茶。
  “祖爷,你看谁来了?”三坝头进门大喊。
  祖爷抬眼一看,忙站了起来:“曾教头!”
  “祖爷!”曾敬武高兴地喊。
  兄弟相逢,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老三,你先退下。”祖爷吩咐。
  三坝头应诺,退了出去。
  “曾教头一向可好啊?”祖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都好,都好。祖爷东山再起啦?”曾敬武笑着说。
  “鬼子走了,天下太平了,上百号兄弟要吃饭啊。呵呵。对了,曾教头不是在陕北吗,怎么回上海了?”
  曾敬武看了看门外,又听了听动静:“祖爷有所不知,我两年前就潜回上海了,这里有我们的地下组织,中央觉得我对上海熟悉,就派我回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