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雍正要写《大义觉迷录》,弘历成大(2 / 4)
“朕有意待曾静和这些人进京受审后,根据这些人的糊涂之处,编写一本觉醒万民的书。”
“这书就叫《大义觉迷录》吧!”
“但一切都得等他们进京来再说,所以告诉有司,先不得刑讯逼供,不得令这些人有什么三长两短。”
“朕无意去诛勠一二糊涂人以泄愤,朕要的是,让天下明白何为真正的天下大义,何为真正的中国之君。”
雍正说的时候,露出了非常认真的样子。
而除弘历和允祥外,在场的议政王大臣皆张大了嘴。
雍正见弘历和允祥没有表现出惊讶之態,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因此让他们都退了下去。
弘历不感到意外,原因很简单。
他知道,歷史上的雍正,就因为曾静案整了一个《大义觉迷录》。
孙柱这时还是不禁问道:“主子,虽说不追究死者之罪,但其书稿文字真不焚毁?”
“不焚毁!”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治国当以德教改变天下人立场为主,若不从德教,自可诛勠!”
“留此邪说,一是令心不正者早日显露卑跡,二是令民敢著书立说,而使德教更加成功。”
雍正回答道。
孙柱没再言语。
弘历微微一笑,心想雍正到底是雍正,跟乾隆的確不是一样的路子,而且明显对自己在儒学上的造诣很有信心。
但雍正这样做,明显让很多议政王大臣都不能理解。
在这次养心殿议事结束,离开养心殿时,隆科多就忍不住找机会问起弘历来:“四爷,您说,主子这样做到底是何意?”
“圣意自有高明之处。”
弘历很是意味深长地笑著回了一句。
隆科多则回道:“可奴才实在是难以明白。”
“不明白,就说明你的觉悟不够高,是你的问题,不是你主子的问题。”
弘历淡淡道。
隆科多也就没再言语。
而接下来。
雍正就下旨,將岳钟琪奏摺由內阁以廷寄的方式转给李卫,命李卫亲自督办案件,將吕留良家人按旨抓拿归案,同时下旨缉拿曾静等涉案人员归案。
同时,雍正也亲自写詔书,就吕留良、曾静提出的“从礼为中国之君,不从礼为夷狄之君”的华夷思想公布於眾,让天下官僚士大夫,去討论要不要停止吕留良、曾静等批评的“剃髮易服”之祖制。
而这道詔书,一经公布,便如一道惊雷炸响在大清各地上空。
萧永藻在看见这道詔旨內容后,就实在是忍不住的跑到康熙的陵墓前,跪下来大声哭喊道:
“先帝啊,您睁开眼看看吧,我们大清何曾有这样的主子啊!他居然主动以詔书的名义,让天下人知道那些逆贼的邪说!” ↑返回顶部↑
“这书就叫《大义觉迷录》吧!”
“但一切都得等他们进京来再说,所以告诉有司,先不得刑讯逼供,不得令这些人有什么三长两短。”
“朕无意去诛勠一二糊涂人以泄愤,朕要的是,让天下明白何为真正的天下大义,何为真正的中国之君。”
雍正说的时候,露出了非常认真的样子。
而除弘历和允祥外,在场的议政王大臣皆张大了嘴。
雍正见弘历和允祥没有表现出惊讶之態,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因此让他们都退了下去。
弘历不感到意外,原因很简单。
他知道,歷史上的雍正,就因为曾静案整了一个《大义觉迷录》。
孙柱这时还是不禁问道:“主子,虽说不追究死者之罪,但其书稿文字真不焚毁?”
“不焚毁!”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治国当以德教改变天下人立场为主,若不从德教,自可诛勠!”
“留此邪说,一是令心不正者早日显露卑跡,二是令民敢著书立说,而使德教更加成功。”
雍正回答道。
孙柱没再言语。
弘历微微一笑,心想雍正到底是雍正,跟乾隆的確不是一样的路子,而且明显对自己在儒学上的造诣很有信心。
但雍正这样做,明显让很多议政王大臣都不能理解。
在这次养心殿议事结束,离开养心殿时,隆科多就忍不住找机会问起弘历来:“四爷,您说,主子这样做到底是何意?”
“圣意自有高明之处。”
弘历很是意味深长地笑著回了一句。
隆科多则回道:“可奴才实在是难以明白。”
“不明白,就说明你的觉悟不够高,是你的问题,不是你主子的问题。”
弘历淡淡道。
隆科多也就没再言语。
而接下来。
雍正就下旨,將岳钟琪奏摺由內阁以廷寄的方式转给李卫,命李卫亲自督办案件,將吕留良家人按旨抓拿归案,同时下旨缉拿曾静等涉案人员归案。
同时,雍正也亲自写詔书,就吕留良、曾静提出的“从礼为中国之君,不从礼为夷狄之君”的华夷思想公布於眾,让天下官僚士大夫,去討论要不要停止吕留良、曾静等批评的“剃髮易服”之祖制。
而这道詔书,一经公布,便如一道惊雷炸响在大清各地上空。
萧永藻在看见这道詔旨內容后,就实在是忍不住的跑到康熙的陵墓前,跪下来大声哭喊道:
“先帝啊,您睁开眼看看吧,我们大清何曾有这样的主子啊!他居然主动以詔书的名义,让天下人知道那些逆贼的邪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