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弘历正式监国,雍正退居二线!(二(6 / 6)
“欲为中国之主,自当行中国之仁,不当迫害宗室、苛待儒臣、追赋百姓!”
在雍正七年的十月,雍正在看见这些揭帖后,就念了几句,而接着就拍案而起。
“果然,他们还是在同情允禩他们!浑然不顾,朕是怎样受了老八他们的欺负,他们的圣人书都白读了,越读越不把君父放在心上!”
“他们还是更加希望认老八这样的伪君子做主子!”
雍正怒气冲天的说后,就晕厥在了地上。
苏培盛见此忙请来了御医,在御医们一番抢救后,雍正才苏醒了过来。
而雍正一苏醒过来,就继续与这些匿名揭帖的书写者争辩。
“四哥,不如不写了,反正他们的立场也改变不了。”
老十三来看他时,见他明明憔悴的很,却还在书写,便开了口,劝他别在写这些辩论之词。
雍正则奋笔疾书道:“朕知道改变不了他们的立场,但朕得让天下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知道朕的立场,尤其是让旗人知道朕的立场!”
“再有,朕不是不愿意以旗人为重,恰巧,朕正是以他们为重,才要多写,让更多的旗人明白他们该持什么立场。”
“朕相信大多数旗人,乃至大多数汉人、蒙人跟朕都是一样的立场的。”
雍正说后就继续写了起来。
不过,因为眼下军务又紧,雍正还亲自审问曾静,如今又要跟匿名揭帖较劲,再加上天气转冷,也就在没多久后就彻底病倒了。
弘历知道后,也就立即来了养心殿求见。
雍正见了他,且对他说:“朕这次病的不轻,似疟非疟,寒热相替,恐一时不知何时才能痊愈。”
弘历听到这里也就垂下了头,抽泣了几下。
雍正见此,非常感动,而勉强笑道:“好在你已表现出非凡才能,连你十三叔都说你有监国之才,朝中不少大臣现在更是连在戎政上都对你信服的很。”
“所以,朕已拟旨,让你监国,以后你就在毓庆宫监国理政。”
雍正说着,就把早已拟好的谕旨,从袖中费力地取了出来,递给了弘历。
弘历立刻跪了下来,接了过去:“儿臣领旨!”
弘历记得,历史上雍正是在雍正七年后大病了一场,而且这场大病折磨得他整整两年才有所好转。
正因为这场大病,让老十三允祥不得不挑上更多担子,最终因此在雍正八年累死。
不过,这一世,雍正虽然还是得了大病,但没有让老十三挑这担子,而是让他直接监国。
这固然是因为雍正对这一世的弘历更加信任,也是因为这一世的弘历更有威望。
而弘历在接下来也就拿着谕旨领了玉玺和金牌令箭,然后通过暗门,来了军机处。
随后,弘历就神色凝重地对众军机大臣道:
“汗阿玛已降旨,令本王监国理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在雍正七年的十月,雍正在看见这些揭帖后,就念了几句,而接着就拍案而起。
“果然,他们还是在同情允禩他们!浑然不顾,朕是怎样受了老八他们的欺负,他们的圣人书都白读了,越读越不把君父放在心上!”
“他们还是更加希望认老八这样的伪君子做主子!”
雍正怒气冲天的说后,就晕厥在了地上。
苏培盛见此忙请来了御医,在御医们一番抢救后,雍正才苏醒了过来。
而雍正一苏醒过来,就继续与这些匿名揭帖的书写者争辩。
“四哥,不如不写了,反正他们的立场也改变不了。”
老十三来看他时,见他明明憔悴的很,却还在书写,便开了口,劝他别在写这些辩论之词。
雍正则奋笔疾书道:“朕知道改变不了他们的立场,但朕得让天下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知道朕的立场,尤其是让旗人知道朕的立场!”
“再有,朕不是不愿意以旗人为重,恰巧,朕正是以他们为重,才要多写,让更多的旗人明白他们该持什么立场。”
“朕相信大多数旗人,乃至大多数汉人、蒙人跟朕都是一样的立场的。”
雍正说后就继续写了起来。
不过,因为眼下军务又紧,雍正还亲自审问曾静,如今又要跟匿名揭帖较劲,再加上天气转冷,也就在没多久后就彻底病倒了。
弘历知道后,也就立即来了养心殿求见。
雍正见了他,且对他说:“朕这次病的不轻,似疟非疟,寒热相替,恐一时不知何时才能痊愈。”
弘历听到这里也就垂下了头,抽泣了几下。
雍正见此,非常感动,而勉强笑道:“好在你已表现出非凡才能,连你十三叔都说你有监国之才,朝中不少大臣现在更是连在戎政上都对你信服的很。”
“所以,朕已拟旨,让你监国,以后你就在毓庆宫监国理政。”
雍正说着,就把早已拟好的谕旨,从袖中费力地取了出来,递给了弘历。
弘历立刻跪了下来,接了过去:“儿臣领旨!”
弘历记得,历史上雍正是在雍正七年后大病了一场,而且这场大病折磨得他整整两年才有所好转。
正因为这场大病,让老十三允祥不得不挑上更多担子,最终因此在雍正八年累死。
不过,这一世,雍正虽然还是得了大病,但没有让老十三挑这担子,而是让他直接监国。
这固然是因为雍正对这一世的弘历更加信任,也是因为这一世的弘历更有威望。
而弘历在接下来也就拿着谕旨领了玉玺和金牌令箭,然后通过暗门,来了军机处。
随后,弘历就神色凝重地对众军机大臣道:
“汗阿玛已降旨,令本王监国理政!”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