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乾隆总是赢,怀疑自我的雍正有新任(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
  这对统治者来说,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最怕的就是,有人走他们的老路。
  大清也不例外!
  他们最怕的就是,有第二个大清出现,其次才是大清再次出现李自成。
  而要怎么防备第二个大清出现?
  那就是,对外得更狠!
  碰到有这个趋势的,就往死里整。
  包括在自己老家的人。
  当然!
  清末时,情况特殊。
  因为,当时清廷对西洋人的确打不过,而西洋人也在后面改变策略,只以合作为主,放弃消灭大清。
  话转回来,正因为要对外狠,所以,对内也就同样不能仁慈。
  毕竟,仁慈就意味着收税和调用民力会有难度,会影响对外征战的能力。
  老十三明显也懂雍正在担忧什么,故而在这个时候也沉吟了半晌,随后说道:
  “四哥担忧的是,其实说来说去,还是统一了准噶尔为好,别让他们再自立大汗,乃至最好也派驻大臣和兵马。”
  雍正这时看向了弘历:“你觉得呢?”
  “儿臣认为甚是,准噶尔当只成为一个地名,在伊犁应该也设将军府,还有喀尔喀,当也设将军府。”
  弘历这时回道。
  老十三突然说道:“可是旗人不够,看不过来。”
  “扩编就是,让汉军旗的去关外看蒙古王公,让蒙古旗的去关内看汉人士绅,不是非得满洲旗,各族杂居,就算再出一个噶尔丹策零,想统合当地势力都难!”
  弘历回道。
  “恐养不起这么多旗人。”
  老十三又说道。
  弘历又道:“不足为军者,可裁汰出籍为民。”
  反正雍正想做中国之民,他也就直言不讳起来,建议雍正把旗民管理变成一个动态管理。
  让想交血税的交血税,想交钱税的交钱税。
  历史上,乾隆之后,就有许多旗人主动申请出旗。
  原因也是不愿意上战场。
  然后就是,随着旗人群体日益庞大,导致旗户身份很多时候反而是束缚,而不是什么好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