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乾隆王朝做的大改变,犯事满人立斩不赦!(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弘历也意识到,他的敌人,其实不是弘皙,连雍正都不算,更不是官僚士大夫,外夷也算不上。
  他真正的敌人是大清入关越久就越像中原王朝后期政治局势的歷史宿命,是上层地主阶级普遍想苟安想当鸽派的心理。
  他若顺应潮流,跟著苟安当鸽派,那等来的后果,自然是歷史周期律出现。
  同明朝朝一样。
  先是文贵武贱,接著是文恬武嬉,日益腐败。
  军事实力江河日下。
  而且,隨著西方的崛起,將来这样,就会出现,外来入侵者架起几尊大炮都能让你胆寒,乃至隨便恐嚇一下,都能让你脸不红心不跳地割去一大片关外领土的情况。
  歷史上,乾隆在中后期,就也的確开始顺应潮流,跟著摆烂。
  关键事件就是《偽孙嘉涂奏稿案》。
  一道把乾隆骂的狗血喷头,比海瑞骂嘉靖还很的奏稿,最后居然找不到罪魁祸首!
  满臣联合汉臣一同糊弄皇帝,迫使乾隆妥协认输,找两个替罪羊草率了结此事。
  而这事,也让乾隆从此彻底和光同尘,主动带头贪腐,打仗也只是为了自己面子好看,而不是真的要改造这个帝国。
  而弘历要想不顺应潮流,扭转这种潮流,自然得认真思考该怎么办。
  “朕是为了振兴八旗、减轻財帑负担,才不得不借著这次大胜改革一次旗务,准允部分汉军旗出旗为民。”
  “你以后可不要轻易再改革旗务,轻易开允许出旗为民的口子。”
  “充盈国帑、改革八旗的事,儘量只朕一个人做吧!”
  雍正说到这里,也嘆息了一下。
  弘历知道,雍正也意识到与潮流对抗的艰难。
  何况,雍正不像他,知道后面近三百年的发展脉络,自然觉得更加困难,也就不要求他和他后面的帝王进行太激烈的改革,只要別糊涂別被忽悠就行。
  “儿臣谨记阿玛教诲!”
  弘历回了一句。
  而在这期间,允禄和弘暂也的確查出了许多满人冒充汉军旗旗人出旗为民的情况,以及满洲贵族主动用权力让自己亲人冒充汉军旗身份出旗的情况。
  “兵部尚书鄂尔奇仗著自己是鄂尔泰弟弟的关係,让自己的三个孙子都改籍到了汉军镶红旗下,然后报请出籍去绿营做武官。”
  “若不是臣弟在兵部的新户册上,发现他们都姓奚,还都是绿营的肥缺,倒没法发现他们。
  这一天,允礼就在军机处对雍正说起满人冒充汉军旗旗人意图出旗为民的事来。
  雍正听后冷冷地瞅了鄂尔泰一眼:“一个个都想去当绿营武將,因为觉得这样可以隨便剋扣军,盗卖军粮!那谁来管八旗?!”
  “降諭,立即將鄂尔奇革职锁拿入狱,还有他的三个孙子。”
  “臣侄也发现,有许多满人假冒汉军旗的汉人出旗为民。”
  “现有查获名录在此。”
  “这些满人有名唤张大保的,也有名唤王四胡同的,还有叫何狗子的,但他们却在开当铺、赌馆还有茶楼、酒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