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徐荣醉酒论禁军(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事原也怪不得各营禁军首领与麾下将士。
  追根溯源,倒要从刘宏与刘方当年的谋划说起。
  其一,想那前几任皇帝在位时,禁军每每卷入政变,与朝堂动荡总有牵扯。
  所以二人相议之后,便着意削弱这股力量。
  对那些为将者放任不管,任由他们借着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腰包鼓得流油。
  如此一来,将与兵离心离德,自然掀不起什么威胁皇权的风浪。
  其二,再说目下局势,虽说内外小乱不断。
  但无论是塞外胡人,还是中原的太平道,都还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中原大地被世家大族与汉室宗亲分割得七零八落,各自为政,短期内断无成气候的可能。
  既无强邻环伺之忧,雒阳的军备自然也就松懈下来。
  其三,就是宦者与世家之间的争权。
  当然,宦者能争兵权也是在刘宏的授意之下。
  张让和赵忠主谋此事,他们行事倒是果决,半年内五校司马换了三茬,羽林左右监月余一换。
  如今的禁军,莫说将兵一心,便是兵士认得主将的都没几个。
  表面上看,“北军五校掌卫戍、虎贲羽林守宫禁、执金吾巡宫外”的架构依旧未变。
  可实际上,这体系早已千疮百孔。
  军饷克扣如剜肉,将领频换似拆梁,禁军就是那权力斗争的玩物……
  如同朽木支起的危楼,梁柱早被虫蛀空,看似挺立,实则轻轻一推便要崩塌。
  不过也并非全然放手,雒阳城中早埋下重重暗桩。
  羽林卫中的徐荣看似籍籍无名,实则带领百余羽林郎日夜操练,若他一声令下,便能化作出鞘利刃。
  虎贲营的校场深处,也藏着另一番光景。
  特意挑选的少年郎们每日在暮色中加练,他们的甲胄比旁人沉重三分,手中长枪挑着特制的青铜配重。
  这些连姓名都未记入军籍的苗子,便是未来执掌禁军的种子。
  还有,徐奉所属的中黄门冗从。
  这群宦官出身的精锐,常年驻扎在掖庭深处。
  对他们的供养堪称奢靡,光是每个月的耗费便抵得上北军五校半年饷银。
  刘方指尖叩着案几,喃喃自语:
  “且待时机成熟,这禁军迟早要翻个新……”
  话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想到了前世参与过的一件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