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雒阳云动谋八方(1 / 7)
第12章 雒阳云动谋八方
“羌人称他们与段颎为‘三狼’,虽战功赫赫,然其升迁之路……”
“也与段颎密不可分,段颎与皇甫规、张奂并为凉州三明,却与二人冰炭不同炉。”
“其一,皇甫规、张奂主抚,段颎主杀,三人志不同。”
“其二,段颎与王甫交往甚密,与宦者往来频繁,三人道不合。”
“不过,段颎仕途顺遂,远比皇甫规、张奂得意……”
封谞低眉顺目续道:
“虽去年从太尉之位贬谪,却仍牢牢握着司隶校尉这一实权重职,不容小觑。”
听着封谞娓娓道来,尤其是提到段颎与王甫的关系,刘方想起来了个关键点。
前世刘宏决意北伐,正是这二人推波助澜。
因为田晏、夏育两人和段颎情同手足,段颎又是出名的保守派。
就是嫌主战派过于保守的那种保守派……
夏育此次鲜卑大捷后,段颎便日日在刘宏面前鼓噪用兵。
另一方面,让田晏通过王甫的关系,向刘宏进言,言鲜卑之患不得不除,应趁势追击,开疆拓土。
正好,之后段颎又从司隶校尉调到了颍川太守的位置上,所以段颎借机游说颍川世族联署上疏,哄动士林求战。
朝堂、世家、边将、宦者多方造势,刘宏也上头了,血气一涌,终成那败局。
在如此一场大败之后,段颎仍不死心,而且他又回到了太尉的位置上,于是接连上奏,要亲自领兵一雪前耻。
直至王甫遭群僚攻讦,他受到牵连,两人一起死了之后,此事才告一段落。
客观来说,段颎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悍将,但是他绝对无法为帅,大局观极差。
刘方很怀疑,段颎被株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一直在瞎叫唤。
不看国情,一心只想打仗,然后本身又极具名望和号召力,动不动就叫一堆人来请战,所以被搞死了。
若是国力强盛,战功硕硕的段颎倒是还可一用,可是功是功过是过,当下而言此人百害而无一利。
想着这里,刘方摇了摇头,听着封谞继续说关于臧旻上表的事情。
“臧旻所奏许昭之乱,算来已有三载。”
“熹平元年,许昭聚众,于句章举事,自称大将军,立父许生为越王,攻破郡县,拥众过万。”
“次年,会稽太守尹端讨贼失利,被臧旻参劾‘讨贼不利’,本应论死……”
“幸得门生贿赂蹇黄门,方得免死,罚入左校署服役造器。”
“若说这门生确实才智不俗,竟能一路找到蹇黄门,多亏蹇黄门权势通天,得以周旋。”
“其后扬州刺史臧旻挂帅,率丹阳太守陈夤、吴郡司马孙坚破贼。”
“不想许昭余党复聚,如今又成大患,是以连请功带奏报一并上表。” ↑返回顶部↑
“羌人称他们与段颎为‘三狼’,虽战功赫赫,然其升迁之路……”
“也与段颎密不可分,段颎与皇甫规、张奂并为凉州三明,却与二人冰炭不同炉。”
“其一,皇甫规、张奂主抚,段颎主杀,三人志不同。”
“其二,段颎与王甫交往甚密,与宦者往来频繁,三人道不合。”
“不过,段颎仕途顺遂,远比皇甫规、张奂得意……”
封谞低眉顺目续道:
“虽去年从太尉之位贬谪,却仍牢牢握着司隶校尉这一实权重职,不容小觑。”
听着封谞娓娓道来,尤其是提到段颎与王甫的关系,刘方想起来了个关键点。
前世刘宏决意北伐,正是这二人推波助澜。
因为田晏、夏育两人和段颎情同手足,段颎又是出名的保守派。
就是嫌主战派过于保守的那种保守派……
夏育此次鲜卑大捷后,段颎便日日在刘宏面前鼓噪用兵。
另一方面,让田晏通过王甫的关系,向刘宏进言,言鲜卑之患不得不除,应趁势追击,开疆拓土。
正好,之后段颎又从司隶校尉调到了颍川太守的位置上,所以段颎借机游说颍川世族联署上疏,哄动士林求战。
朝堂、世家、边将、宦者多方造势,刘宏也上头了,血气一涌,终成那败局。
在如此一场大败之后,段颎仍不死心,而且他又回到了太尉的位置上,于是接连上奏,要亲自领兵一雪前耻。
直至王甫遭群僚攻讦,他受到牵连,两人一起死了之后,此事才告一段落。
客观来说,段颎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悍将,但是他绝对无法为帅,大局观极差。
刘方很怀疑,段颎被株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一直在瞎叫唤。
不看国情,一心只想打仗,然后本身又极具名望和号召力,动不动就叫一堆人来请战,所以被搞死了。
若是国力强盛,战功硕硕的段颎倒是还可一用,可是功是功过是过,当下而言此人百害而无一利。
想着这里,刘方摇了摇头,听着封谞继续说关于臧旻上表的事情。
“臧旻所奏许昭之乱,算来已有三载。”
“熹平元年,许昭聚众,于句章举事,自称大将军,立父许生为越王,攻破郡县,拥众过万。”
“次年,会稽太守尹端讨贼失利,被臧旻参劾‘讨贼不利’,本应论死……”
“幸得门生贿赂蹇黄门,方得免死,罚入左校署服役造器。”
“若说这门生确实才智不俗,竟能一路找到蹇黄门,多亏蹇黄门权势通天,得以周旋。”
“其后扬州刺史臧旻挂帅,率丹阳太守陈夤、吴郡司马孙坚破贼。”
“不想许昭余党复聚,如今又成大患,是以连请功带奏报一并上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