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掖庭深处藏阴犬(月票加更)(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灭间可见那人袖口绣着的獬豸纹已有些许褪色,却是桓帝朝老臣才有的纹样。
  封谞忽然想起先生常说的话:“那条老狗难缠得紧,偏生对你另眼相看,莫要着了他的道。”
  他垂在膝头的手指无声的敲动,座上那人话风却突然一转:
  “马大人近日可是缺得力人手?”
  “差点忘了……现在应该唤作皇叔了。”
  封谞始终没有抬头,只盯着对方鞋面上未褪的泥渍。
  座上之人见封谞如此模样,摆了摆手说道:
  “不愿意说便罢了,左校署的文书,某替你改了……”
  说着推过一匣朱笔批注的绢帛,最上头那页“尹端”二字被朱砂圈得通红,旁注“戴罪立功,听候差遣”。
  封谞指尖触到绢帛时,发现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刚写就。
  他将文书纳入袖中,“多谢大人。”
  座上之人起身走到窗边,指尖拂过窗沿冰棱,碎冰落地声与咳嗽声交织:
  “段纪明总说‘羌虏不灭,战事不止’……”
  “可他这条疯狗嘛,喂饱了便安生,喂不饱……”
  他忽然回头,晨光从冰棱间隙漏下,在他脸上割出几道冷光:
  “便杀了。”
  话音刚落,那人又咳嗽两声,从袖中摸出个青瓷瓶搁在案上:
  “左校署的人说,尹端伤了肺腑,这瓶润腑膏,还是当年恒帝赏的,汝应该用得上。”
  案头青瓷瓶泛着温润光泽……在宫里,应该只剩眼前这位还有这般旧物了。
  “有劳大人挂心。”
  座上之人挑眉看向封谞,牛尾拂扫过屏风上的山水:
  “元惑啊元惑……汝终究还是把某当外人呐……”
  封谞并没有应话,他知道该告辞了。
  补丁摞补丁的袖摆垂下来,恰好遮住腰牌上的刻痕,这是宫里不成文的规矩,高位宦者的信物,总要藏在最不起眼处。
  临出门时,忽听身后传来竹简翻动声,接着是一声低叹:
  “替某问问那只老王八,这《管子》,是该读‘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是‘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
  封谞没有回头,只是低了低身子,沉声一句:
  “先生常言'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
  ——
  《管子》:“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